巴鐵”把瓜達爾港租給中國43年,光修建就花了14年,到底值不值?
這個問題不簡單,咱得從頭捋一捋,看看這港的歷史、中國的投入、背后的戰略意義,還有實際回報。
瓜達爾港是啥地方?
瓜達爾港在巴基斯坦西南角,俾路支省靠著阿拉伯海,離波斯灣入口特別近。這個地理位置太牛了,簡直就是個天然的戰略要地。
中東的石油船要出去,很大一部分得路過這附近,誰控制了這里,誰就捏住了能源運輸的咽喉。所以,這地方不只是個港口,它的地緣政治價值高得離譜。
歷史上,瓜達爾港挺坎坷。1792年,它歸阿曼王國,但阿曼沒啥開發能力,就擱那兒荒著。1958年,巴基斯坦花300萬英鎊從阿曼手里買回來,想著自己搞。可惜那時候巴基斯坦經濟不行,技術也不夠,這港就一直是個小漁村,沒啥動靜。
直到1987年,國際局勢一變,大家才開始注意到它的潛力。美國一家公司叫Uncol,計劃在這兒修輸油管道,從土庫曼斯坦經阿富汗到瓜達爾港,再運到東亞。但這計劃被俄羅斯攪黃了,加上阿富汗內戰,根本沒戲。
1998年,美國又來摻和,跟巴基斯坦偷偷簽了個協議,想在這兒建軍事基地。結果消息一露,巴基斯坦老百姓不干了,政府頂不住壓力,只能取消。
這時候,巴基斯坦意識到,自己搞不動這港,得找個靠譜的伙伴。中國,就這么被選中了。
中國咋摻和進來的?
2000年,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訪華,跟中國提了瓜達爾港的事兒。他看得很明白,這港要開發,靠巴基斯坦自己是玩不轉的,得拉個有錢有技術的大國進來。
中國當時正好也在找機會往外走,2001年,兩國在北京簽了協議,中國掏了第一期工程80%的錢,2002年3月,瓜達爾港正式開工。
第一期工程干得挺順,2005年建成了三個2萬噸級的泊位,港口勉強能用了。但第二期工程還沒開始,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突然插一腳,用高價搶走了運營權。中國有點懵,但也沒硬杠,就先看著。
新加坡接手后,嘴上說得好聽,要把瓜達爾港搞成貿易中心。可幾年下來,啥也沒干成。港口設施老化,貨運量低得可憐,巴基斯坦軍方和老百姓都炸了,罵新加坡不靠譜。2013年,巴基斯坦政府直接跟新加坡解約,把港口又給了中國。
2013年,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接管瓜達爾港,開始大干快上。先把新加坡扔下的爛攤子收拾好,修設施、擴泊位、挖深航道,還投錢搞了東灣高速公路、發電廠這些配套項目。
2015年,中巴正式簽協議,瓜達爾港運營權租給中國43年。這43年不是白給的,中國得負責港口的運營、維護和開發,目標是把它變成中巴經濟走廊的核心樞紐,連接中國西部和中東、非洲。
這十幾年,中國沒少下功夫。港口貨運量慢慢漲起來,阿富汗的轉口貿易開始用這兒,連國際航運公司都開始瞄上了。瓜達爾自由區還搞了個23年免稅政策,吸引企業進來。不過,安全問題和基礎設施短板還在拖后腿,發展速度不算特別快。
為啥中國這么看重瓜達爾港?
我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石油進口量巨大,大部分得走馬六甲海峽。這地方雖然熱鬧,但風險也不小,萬一被封鎖或者出點啥事兒,我國能源供應鏈就得癱一半。
瓜達爾港給我國開了條新路,中東的油可以直接到這兒,再通過陸路運到我國西部,省時間還安全。這條路一通,馬六甲的壓力就小多了。
瓜達爾港是“一帶一路”里的大明星,把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連起來了。我國通過這兒,能更方便地跟中東、非洲、歐洲做生意。以后要是發展好了,這港就是個超級中轉站,貨物流通效率蹭蹭往上漲。
我國在瓜達爾港投了不少錢,建港的同時還修了學校、醫院,雇當地人干活,教他們技術。
巴基斯坦這邊經濟起來了,生活水平高了,對我國自然更友好。這種合作是雙贏的,我國不光賺戰略,還賺人心。
14年建設有多難?
別看14年聽著挺長,這港建起來真不容易。瓜達爾那地方偏得不行,路不通、電不夠,水資源也少,基礎建設從零開始。
加上俾路支省安全問題多,恐怖襲擊時不時來一下,2019年珍珠大陸酒店那次就沖著中國工人去的,死了好幾個人。
面對這些,中巴都沒慫。巴基斯坦派了特別安全部隊保護項目,中國企業也學聰明了,跟當地部落多溝通,盡量用本地人干活,矛盾少了,工程才能繼續推。
核心問題來了:14年建,43年租,扣掉建設時間,實際運營29年,值嗎?
一般港口租期都99年,43年不算長。不過協議里說了,瓜達爾港運營收入,中國拿91%,巴基斯坦拿9%。
這意味著中國投的錢能慢慢回本,還能賺一筆。只要港口貨運量起來,29年運營期足夠覆蓋成本,再加上點利潤。
瓜達爾港給我國帶來的能源安全、貿易便利和地緣政治影響力,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馬六甲的替代路線、“一帶一路”的支點,這些東西沒法用利潤表算清楚,但對我國未來幾十年的發展,作用大到沒法說。
巴基斯坦靠這港翻身的機會不小。港口一活,周邊經濟就動起來了,工作崗位多了,稅收也多了。
按規劃,到2050年,瓜達爾港可能變成一座200萬人的現代化城市,經濟規模能到300億美元。這對巴基斯坦來說,是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2025年的瓜達爾港,已經有點模樣了。貨運量每年都在漲,自由區也開始吸引企業。但短板也明顯,安全隱患沒完全解決,基礎設施還得接著砸錢。未來要想成南亞貿易中心,得多投、多管、多等。
規劃里,2050年這港要是真搞成現代化海濱城市,那中巴這幾十年的心血就算沒白費。
我國能源安全有保障,貿易路子更寬;巴基斯坦那邊,經濟起飛,日子好過。雙贏的事兒,誰能說不值?
我國花14年在這兒扎根,換來的是能源命脈的保險和全球影響力的加碼;巴基斯坦借這機會,可能真能擺脫窮困。這買賣,值不值,見仁見智。但有一點沒跑,中巴這哥們兒情誼,靠這港是越綁越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