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匈牙利官員表示,不會削弱與中國之間的經濟聯系。這是迄今為止最明確的信號,顯示由總理歐爾班領導的匈牙利政府不會屈服于美國要求其疏遠北京的壓力。據路透社報道,匈牙利國家經濟部長納吉·馬頓在布達佩斯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匈牙利還沒看到能與中國投資規模相匹敵的美國新項目進入該國,其中一個原因是美國尚未與匈牙利簽訂新的稅收協定。
特朗普(資料圖)
外交部發言人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歐盟駐華大使表示,過去20年里,中方一直忽視歐盟在經貿問題上的關切。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對此,發言人表示,今年是中國同歐盟建交50周年。50年來,中歐交往對話日益緊密,利益融合不斷加深,合作規模和水平大幅提升,多邊協調卓有成效。雙方建成70多個對話機制,就雙邊合作和雙方關切進行深入溝通,達成眾多共識,推動中歐關系取得了長足發展。
歐盟表示,將對美國貨物征收10%-25%的懲罰性關稅。據說,歐盟27個成員通過投票來決定是否對美國加征報復性關稅。歐盟委員會明確表示,他們認為美國的新關稅政策既破壞性又沒道理。另外,歐盟委員會還指出,美國的這一行動會對雙方及全球經濟帶來影響。不過,歐盟也不想讓自己和美國兩敗俱傷。委員會指出,只要美國愿意達成公平的談判結果,隨時可以取消這些報復性反制措施。
馮德萊恩(資料圖)
在歐盟發動反擊之前,只有中國對美國發動大規模的反制政策。特朗普對我國施加34%的關稅稅收當天,我國對美國的農產品、肉類以及稀土資源進行反制政策。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工業國,需要大量的稀土礦源來進行軍事武裝,可美國國內僅僅只有一座稀土礦,我國又是世界稀土數量最多的供應商。美國每年的稀土需求70%都是由我國進口的,一旦我國限制稀土的出口數量,美國的軍事力量將會大打折扣。而稀土又是飛機、雷達、掃描儀等高科技產品的關鍵。
剛剛在日內瓦與中國達成經貿聯合聲明的美國政府,突然調整姿態,將貿易壓力轉向了大西洋彼岸的歐盟。《華爾街日報》甚至刊文稱,為應對中國的強悍反擊,美國政府不得不進行“關稅大撤退”。該文明確指出,本輪談判結果更像是美國總統的投降,比起當初掀起貿易戰時所承諾的收獲,結果寥寥無幾。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美國2024年同歐盟的貿易逆差依然高企,總額超過1600億美元,成為除中國外的第二大逆差源頭。
馮德萊恩(資料圖)
美國指責歐盟對美存在重重貿易壁壘,比如在農產品和汽車產業中設置高門檻,更對歐盟針對美國科技巨頭的頻繁監管感到憤懣。事實上,歐美之間的主要問題并非一方有意作惡,而是經濟結構、本土利益訴求深刻不同。美國的邏輯一貫簡單,只要長期被“占便宜”,就要尋求“糾正”。從經濟利益角度講,歐盟內部像德國的汽車出口和法國的農產品都有強烈的對美訴求,這讓美國輕易找到籌碼進行打壓。而對于歐美而言,軍事、投資乃至技術都深度捆綁。
歐盟的立場,實際上一直比較糾結,又想談,又不想顯得自己太軟,尤其是在中國堅決反制之后,歐盟自詡自己能和中美“平起平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歐盟已經準備好了妥協方案,特朗普說逆差太大,歐盟現在的方案就是從美國購買更多的東西,把這個逆差給填平了。這是一個妥協方案,而且還是一個天真的妥協方案,特朗普所謂的“逆差太大”,只是隨便找了個借口,他的目的是進一步逼迫歐洲企業前往美國,歐盟幻想著填平逆差,特朗普就會網開一面,根本不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