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化縣桑梓鎮西北區域,有這樣一個充滿活力與希望的村莊——大田村。它成為新化縣級鄉村振興示范村,離不開婁底市萬寶投集團駐村幫扶工作隊四年如一日的傾情幫扶。
(圖為大田村村支書與駐村工作隊一起查看今年楊梅基地掛果情況)
黨建引領,筑牢基層戰斗堡壘。
堅持黨建引領,是大田村發展的“紅色引擎”。駐村工作隊充分利用“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組織黨員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扎實開展黨員聯系農戶工作。通過選舉,認真負責的片長、組長、鄰長脫穎而出,“三長制”在鄉村治理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同時,駐村工作隊注重后備力量培養,從年輕群眾中選拔優秀人才,四年間,大田村5人光榮入黨,1人被接收為預備黨員,5人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為黨組織注入了新鮮血液,增強了黨組織的活力與戰斗力。
(圖為大田村佳牧養豬廠,投資規模2000余萬元,目前存欄豬達5000多頭)
完善基建,保障糧食安全。
基礎設施建設是鄉村發展的根基。四年來,婁底市萬寶投集團共投入150余萬元資金,讓大田村基礎設施實現了質的飛躍。200盞路燈照亮了村道,村民夜間出行更便捷安全;3座飲用水蓄水池的新建,徹底解決了村民的用水難題;洞沖水庫、龍船灣水庫以及400米防洪渠道、2.2公里灌溉水渠的修復清淤,提升了防洪灌溉能力,牢牢守住了耕地紅線。
(圖為大田村村民在家門口的駿翔皮具廠務工)
產業賦能,壯大集體經濟。
“我以前在外面打點零工,現在在村里就能上班,每月收入約3000元左右,既能掙錢又能照顧家庭,兩全其美。”在大田村的駿翔皮具生產車間內,工人按照各自的分工在生產線上有序忙碌著,縫紉機等設備的聲音此起彼伏。隨著一道道工序的完成,一個個皮包部件被縫制出來。自駐村工作隊入駐以來,工作隊員積極與鎮干部、村支兩委成員因地制宜共同謀劃鄉村振興幫扶措施。發現光伏發電項目在大田村發展前景廣闊,便在村內養豬場屋頂支持安裝了總裝機容量112KW的光伏發電項目,項目總投資39萬余元。預計年均發電11.5萬度,收入5.1萬元,按發電項目運行25年算,累計發電量可達285萬度,收益可超128萬元。此外,駐村工作隊還與村支兩委一同科學謀劃未來,初步確定成立村級供銷社(或合作社),拓寬增收渠道。
(圖為在大田村養豬場屋頂安裝的光伏發電項目)
(圖為光伏發電項目發電供養豬廠使用)
文化惠民,豐富農閑生活。
“婁底市萬寶投集團出資了12萬元建設村級文化廣場,黨建專欄、村務公開欄等設施一應俱全。”大田村村支書謝倫輝介紹說:“今年,駐村工作隊積極對接,又爭取到28萬元縣體彩資金,即將對村部的文化廣場進行升級改造,新建的運動場地、新增的健身器材將讓村民的農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傾情傾力,駐村幫扶溫暖人心。
據了解,大田村現共有20個村民小組,村民總戶數550戶共2040人,全村勞動人數1100人,外出務工人數456人,人年均收入近17000元。兩個基本醫療點為村民提供貼心的醫療服務和慢性病簽約服務,守護著村民的健康。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駐村工作隊對大田村14戶監測對象加強走訪,創新幫扶,幫助脫貧戶童繼坤銷售生豬,在其受傷時耐心勸說就醫并送上慰問金;為李謨燦修繕房屋,保障其住房安全;為陽禮清申報公益性崗位,解決其就業難題;同時,積極為困難群眾申請救助金,緩解生活壓力。如今該村所有監測戶風險全部清零,實現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大田村從產業匱乏到特色產業興起,每一步跨越每一處變化都凝聚著婁底市萬寶投集團駐村工作隊和全體村民的心血。未來,大田村將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繼續闊步前行,書寫更加美好的篇章。(婁底日報全媒體記者 謝呂霞 通訊員 鄧武德 劉廳)
一審:譚洲偉 二審:羅江 三審:劉輝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