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樂業縣甘田鎮板洪村的山崗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獼猴桃藤架下碩果累累,紅色文化墻繪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村部的農特產品展示中心人來人往…… 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有一個忙碌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中國廣核集團派駐樂業縣甘田鎮板洪村的第一書記代力。2023年5月,帶著中廣核的囑托與鄉村振興的堅定信念,代力踏上這片土地,立志用實干與智慧,為板洪村勾勒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新畫卷。
產業筑基,“兩紅一帶”激活發展動能
代力依托樂業縣的鄉村資源、產業基礎等優勢,借助中國廣核集團的平臺,在甘田鎮黨委與村“兩委”的大力支持下,創新性地提出“兩紅一帶”發展新路子。一方面,對紅心獼猴桃產業進行全域科技賦能,打造出113畝高綜合價值獼猴桃產業示范園,并發起“我有一株獼猴桃”預售認領倡議,這一舉措助力村集體和農戶增收近160余萬元,讓小小的獼猴桃搖身一變,成為村民致富的“金果果”。
另一方面,借力樂業縣紅七紅八軍會師等紅色文化優勢,代力向中廣核、粵桂協作單位發起“一起到百色”倡議,開展獼猴桃采摘節、農耕文化體驗等特色活動。自2023年以來,共接待游客超1萬人次,帶動旅游消費200萬元以上,實現紅色文化與綠色生態相互交融,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此外,在帶貨共致富、深度聯農帶農方面,代力創新采用“幫銷、代銷、種銷”三種模式,助力村集體和農戶增收。2023年起,借助中國廣核集團工會節日福利采購、助農直播、餐廳集采等渠道,推介幫銷板洪村獼猴桃、茶油、高山香米等“土特產”共計300余萬元,實現產業發展與農民增收的雙贏。
中廣核在板洪村開展消費幫扶助農直播。中廣核派駐甘田鎮板洪村工作隊供圖
修路為民,鋪就“泥濘”到“坦途”的幸福路
民生實事是鄉村振興的根基。在走訪中,板洪村竹山屯的狀況讓代力揪心不已:屯里有48戶212人,其中脫貧戶就有22戶109人,全屯僅靠一條泥濘土路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后滿腳泥” 是村民日常出行的真實寫照。
為解決這一難題,代力四處奔走,多次向集團匯報爭取幫扶資源,與鎮政府反復溝通協調,最終確定采用“幫扶+群眾自籌” 的方式,啟動板洪村竹山屯內硬化項目。施工期間,村民熱情高漲,自發提前整理門前路面,主動投身道路建設。挖掘機的轟鳴聲、運輸車輛的穿梭聲,共同奏響鄉村建設的激昂樂章。2024年7月底,隨著最后一段路面硬化完成,板洪村竹山屯實現從“泥濘路”到“水泥路”的華麗蛻變。看著平坦整潔的硬化路,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現在路修好了,出門不愁,運輸農產品也方便多了!”這條承載著群眾期盼的道路,不僅是便民利民的 “幸福路”,更是黨和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織網防貧,點燃群眾自力更生的振興火種
代力始終將防返貧工作視為重中之重,對全村662戶2599人開展常態化監測,建立動態跟蹤臺賬,實時掌握村民收入變化和“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情況,以細致工作織密防貧保障網,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同時,他積極整合資源,廣泛爭取中廣核和社會各界支持,多方籌集募捐愛心物資,組織開展高齡老人衣物捐贈、困難學生助學、大病家庭救助、更換教學設備等一系列暖心活動,確保每一項幫扶政策都精準落地、惠及群眾。
在日常入戶走訪中,代力既是政策“宣講員”,也是群眾發展的“引路人”。他挨家挨戶講解惠民政策,耐心動員村民參加技能培訓,通過選樹致富能手先進典型,用身邊人、身邊事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如今,越來越多村民主動投身產業發展和鄉村建設,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為板洪村的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一個個產業有序推進、一件件實事落地有聲、一顆顆獼猴桃掛滿枝頭,學生清澈的眼神、鄉親們臉上幸福的笑容。”駐村以來,代力始終牢記組織重托,把板洪村當作“第二故鄉”,將群眾期盼化作前行動力。從產業振興到民生改善,從基礎設施建設到鄉風文明提升,他用實際行動,在板洪村這片熱土上續寫鄉村振興的動人篇章。(王詩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