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粥左羅的第6185期分享
作者 l Lily 編輯l 奇妙麻麻
來源 l 三聯生活實驗室(ID:LIFELAB2020)
分享 l 粥左羅(ID:fangdushe520)
都說打工人的幸福全靠比,而北京就是終極參照物,“因為只要在北京待上一段時間,無論去哪個城市都會覺得特別幸福。”
于是,一群被卷麻了的打工人們,早已不執著于在大城市安家,而是騎驢找馬穩定發育,早早為自己布局退路。
在北上廣之外悄悄獨美的江浙一帶,一直都是備受矚目的移居勝地。前有蘇州成了打工人能兼顧工作與生活的第二故鄉,后有無錫成了中產們休養生息的隱秘腹地——誰知,如今浙江寧波,正在成為年輕人眼中最閃耀的烏托邦。
完美符合年輕人要求/圖源:小六六
這座臨海的浙江小城,曾經一度以養老聞名。現在,這里卻擠滿了來提前退休的打工人和城市中產。
“比它宜居的沒有它發達,比它發達的沒有它宜居。這里房價不算高,均價一兩萬能拿下湖景房,有山有水有樹林可以隨時療養。路面永遠清清爽爽,就連路邊的綠化帶里,種的都是矜貴的杜鵑、海棠和郁金香。”
圖源:鐘子期
有人準備移居江浙滬后,還橫向對比了蘇B和浙B這兩座“宜居天花板”。“共同點是都注重教育,而且基礎設施和綠化都不錯。雖然寧波房價比無錫略高些,但勝在地廣人稀,交通順暢,很容易就過上大公園大平層的愜意生活。”
此外,寧波還是最具有老錢氣息的城市,連上海都得讓它三分。
“一個真正的上海人,一定會強調‘阿拉娘舅就是正宗寧波人’。這是因為寧波早就富過了,當年寧波老外灘的十里洋場,比上海外灘還要早個20年。”
有人說,少女的夢想是北京,中女的歸宿是寧波。相比于江浙滬其他網紅城市,寧波一眼看去并不奢華,卻散發著一種見過世面又不裝的松弛感。
“周末不去什么手沖咖啡和藝術館,而是拖家帶狗去郊區的大公園,人人都散發出一種欲望已然被滿足后的淡淡平和。”
圖源:養養小眼睛
01
第一批移居寧波的年輕人
怎么想通的?
寧波并不是一個熱門的移居城市,一直以來,這里的原住民們都過著低調愜意的老錢生活。第一批被寧波俘獲的年輕人,往往是看中了這里高昂的人才補貼。
“寧波的制造業和外貿都極其發達,還遍布不少外企,來了不愁沒工作。無論是不是應屆生,只要不超過35歲,在寧波交夠6個月社保,就能每年拿一萬的租房補貼,一共拿三年。如果學歷是碩博,一次性發放的人才補貼最高能達到八萬塊,對比自己之前在北上廣瞎折騰,簡直就是倒貼上班。”
圖源:小兔子乖乖
有人說,同樣是打工,在寧波卻能打出遲早有一天能過上好日子的奔頭。“寧波城區不大,30分鐘的路程,就能覆蓋生活和辦公。這里的地鐵上永遠有位子,就連早高峰時的街頭,人們走路也總是慢悠悠。”
一些在大城市卷累了的打工人,在做了不少攻略后,最終也會選擇移居寧波,當起了數字游民。
“年輕時是哪里賺錢去哪里,最后往往是累出了一身過勞病。而在寧波生活,就像是瞌睡時有人給你遞上了枕頭。下班后就在東錢湖邊騎騎車,周末去象山趕趕海,才知道歲月靜好可以不只是靠自己努力,而是生活在通透的外部環境里。”
來象山趕海/圖源:不給糖就搗蛋的kiki
甚至有些江浙滬獨生女,也會因為喜歡寧波的舒適,而短暫地在這里旅居。今年30歲的上海姑娘小潮,今年就搬到了寧波獨居,東錢湖畔的一居室,一個月房租3000塊。
“年輕時喜歡熱鬧,上了年紀便會更喜歡呆在安靜的地方。在上海咬咬牙花1000塊看原版音樂劇,搬來寧波后窗外便是湖景;新榮記200一份的沙蒜燒豆面,在寧波卻可以吃成20塊的日常。”
在北上廣過膩了大都市的日子,一些中產也會把資產留在北上廣,自己則跑去寧波過舒坦日子。
“寧波一直都是退休后的療養勝地,與其等著退休再來,不如提前來考察一下退休生活,短暫地躺幾年。資產美美在北上廣錢生錢,身子骨卻在寧波被調理,這才是地理意義上的work life balance。”
圖源:小劉嘻嘻
“此外,寧波的人均GDP常年高于省會杭州,主打一個藏富于民。雖然物價比起縣城來說不算低,但在寧波,卻有一種不花太多錢也能過上好日子的松弛。”
02
為什么寧波成了移居的溫柔鄉?
北漂五年的河北人思妮,今年決定離開北京,跟對象去江浙滬定居。在大廠打工五年,思妮攢下了100萬,加上對象的存款,兩人拿著200萬的預算去看了一圈兒房,結果發現寧波就是自己的溫柔鄉。
寧波核心城區的房價,均價在兩萬塊左右。在江浙滬,這個價格比杭州和上海更有競爭力,打工人不用咬牙掏空六個錢包,也能買得起。
不少年輕人,選擇在寧波安家/圖源:???
“在寧波郊區奉化區,甚至有一萬塊一平的新房,緊臨著象山港。有寧波人甚至做好了退休后搬到奉化的打算,只為沒事兒去周邊爬爬山。”
“在北京,兩百萬連六環外的老破小都很難拿下,但在寧波,卻可以住在樓下就有草坪和人工湖的大平層里。 ”
看中寧波的理由,思妮解釋說,“這個城市名聲很低調,但養老待遇卻排在國內前列,職工醫保待遇還排在全國第一。在這里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才是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鐵飯碗。”
圖源:luluberry
雖然有人詬病,寧波是工科生和商科生的天下,文科生在這里很難一展拳腳。但對于思妮來說,來寧波就想跟對象找份月薪幾千塊的工作,夠花就行,其余時間用來享受生活。
對于習慣了北京緊迫節奏的思妮來說,搬到寧波就像是一場360度無死角的心理按摩。“每年春天北京一飄柳絮,整個人出門都是戴著痛苦面具,如今搬到寧波就跟住進了氧艙一般,感覺肺活量都大了不少。”
“而且寧波人勤奮但不卷,主打一個該上班上班,該休息休息。娛樂方式也不是打麻將、洗腳和夜生活,而是遛彎騎車和趕海。”
圖源:慫經病
一開始還擔心自己適應不了這邊飲食的思妮,來了后還發現,寧波飲食主打咸、香、鮮,完全適配北方人的口味。“之前被江蘇甜口的小籠包整出了心理陰影,來了寧波胃口卻敞開了,天天造海鮮咸蟹大黃魚,猛猛炫一頓根本沒攝入幾百大卡。”
圖源:貓貓(已有老婆版)
03
定居在寧波
才知道什么是老錢生活
有人說,寧波綜合了浙江對搞錢的熱愛,和上海享受生活的松弛。
“政府把城市打理得井井有條,人們積極賺錢不會想七想八。寧波會把你從北上廣遺留下來的焦慮情緒,過濾成一種按部就班也不會覺得自己平庸的自洽。”
圖源:wyp
已經從北京搬來寧波兩年的90后Nora,如今在寧波某外企工作。她覺得自己最大的變化是,
“在北京,你總會想著努力賺錢攢錢,有朝一日去過好日子。但寧波人都是不急不慢的,沒有人跟著你卷,工作可以只占到你生活的30%。那你就不能把工作的壓力當成自己的慣性,而是去尋找你真正感興趣的事。”
自己曾信奉的“越努力賺錢越多,賺得越多過得越好”這套價值觀,在寧波也完全失靈了。
“雖然現在月薪只有一萬來塊,但精神狀態卻比賺三萬的時候好多了。寧波物價談不上低,但也沒有太多需要花錢的地方。以前在北京,總琢磨著節假日要出國旅游,但寧波既有江南水鄉也有濱海景觀,沒事兒去湖邊逛逛就不錯。”
圖源:momo
85后寧波本地人鄭嵐說,這兩年的寧波房價降了很多,有些地方價格甚至腰斬,不少琢磨移居的外地家庭,也會選擇直接來寧波抄底養老。
這里教育氣息濃厚,不用擔心離開了北上廣的教育資源,孩子就會輸在起跑線。
“雖然小孩上學沒有江蘇那么卷,但寧波家長們也非常注重教育,要知道寧波的院士數量可是全國第一。大家都想要在自家這個書香門第,培養出更多的知識分子。”
甚至有人懷疑,是不是寧波的小孩從小就吃海鮮,被魚頭魚腦滋養,長大后才個頂個地聰明。“而且孩子從小能撒歡打滾,追蟲捕蟬,而不是卷在課外班和自習室里,幸福程度可比大城市高多了。”
不少移居寧波的年輕人后知后覺,自己的生活狀態都健康了不少。
“這里完全沒有夜生活,下班后就去菜市場買菜,回家蒸魚,生活作息都被調理成了早睡早起的模樣。”
對Nora來說,自己最大的變化,就是定居寧波后好像不會再去羨慕誰。“這才知道年輕時的努力拼搏,和退休后的享受生活,本就應該同時進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