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舒曉婷 北京報道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心相通,讓中拉合作之樹更加挺拔繁茂、生機勃勃。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5月1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為進一步便利中外人員往來,中方決定擴大免簽國家范圍,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對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魯、烏拉圭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
林劍介紹,上述5國持普通護照人員來華經商、旅游觀光、探親訪友、交流訪問、過境不超過30天,可免辦簽證入境。中方將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出臺更多措施,不斷提升中外人員往來便利化水平。
“我們也歡迎更多外國朋友用好來華免簽和簽證便利化政策,多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體驗多彩絢爛、熱情活力的中國。”林劍說。
據新華社報道,5月13日,在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上,中方表示,愿同拉方攜手啟動團結工程、發展工程、文明工程、和平工程、民心工程等“五大工程”,共謀發展振興,共建中拉命運共同體。
民心工程包括:未來3年,中方將向拉共體成員國提供3500個政府獎學金名額、1萬個來華培訓名額、500個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名額、300個減貧技術人才培訓名額、1000個“漢語橋”項目來華團組名額,實施300個“小而美”民生項目,積極推動魯班工坊等職業教育合作項目,支持拉共體成員國開展中文教育。中方將舉辦“中拉情緣”中國影視節目展播,力爭每年完成10部優秀電視劇或優秀視聽節目互譯工作。中方將同拉方舉辦“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旅游對話”。為進一步便利雙方人員友好往來,中方決定首批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區5個國家實施免簽政策,并適時擴大對地區國家覆蓋范圍。
上海大學特聘教授江時學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提出“五大工程”,體現中拉秉承平等互利的原則,為未來中拉政治、經貿、人文交流等領域的合作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
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王友明看來,民心工程是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的一大成果和亮點。“民眾獲得感是多邊合作最重要的風向標,”他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免簽政策是非常注重實際、廣受歡迎的舉措,有助于提振中拉貿易、投資合作與人文交流。
“整體來看,包括培訓、獎學金、魯班工程、‘小而美’民生項目等在內的一系列細化舉措,表明中方真心實意、真金白銀助力拉美經濟發展、增強拉美民眾獲得感。伴隨舉措的落實,將為拉美帶來實實在在的利好,對拉美發展產生極大促進作用。”王友明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