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株洲62歲老人病重依舊被抬到銀行取錢的事情,目前已經兩家媒體報道。
一個是極目新聞:
另一個是大象新聞;
兩家媒體可以說一直以來都是比較有底線的,雖然網上很多網友覺得為何當下的媒體不能挖掘出更多的信息,只是截取部分不重要的細節報道出來!但我想說的是,能報道已經實屬不易!
至于其他的,各自思考即可。
二,
這件事我最早看到的是家屬發聲。那則視頻里講到了這件事的脈絡:
患病的媽媽交給女兒兩人的身份證和存單去銀行取那點為數不多的存款。然后銀行拒絕,需要本人來。女兒說媽媽重病,取錢也是看病的,沒辦法來。但銀行工作人員不搭理,且不告知女兒這種情況是可以上門服務的,然后沒辦法,家人為了取錢看病只能將老人用輪椅抬到銀行,結果又是刷臉又是其他的一番折騰,老人在銀行就失去了生命。
這件事怎么說,不能說人死在了銀行就是銀行害死的,但這種折騰真的沒必要,在過去的幾年里這樣的案例已經發生很多次。更老的老人被抬到銀行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而每一次答復的都很好,但現實是很難。
銀行遇到這種情況需要第一時間告知的是不能來上門服務,如此悲劇就會避免。
三,
當下很多關于錢上的魔幻。譬如下面這個,
父親去世了,男子繼承房產。卻也被要求提供爺爺外公的死亡證明。而當事人從未見過爺爺和外公,那么就無法提供,也無法繼承自己父親的遺產。
還有下面這個。
男子在網上賣了幾百克的金條,然后就悲劇了,卡號賬戶被凍結,金條沒了,錢也沒了。
理由是涉詐資金。
這樣的事我寫過很多次。
一是民眾交易,是無法判斷對方的資金來自于哪里?哪怕是各大商行,一個詐騙者買一輛車,那么4S店的賬戶被凍結,這就很離譜。因為這種行為導致的結果是人沒法交易了。
二是,怎么算都不能算到個體頭上。因為詐騙的錢通過銀行轉賬,詐騙得來的錢花出去也是銀行轉賬。那么銀行從一開始就需要凍結這個賬戶,而非是花出去了再多一個受害者。如此就離譜了。
四,我昨天講到了雙標和規則只是針對普通人而定,被好幾個人吐槽。那么現在呢,是不是依舊要吐槽。
其實我一直有個問題便是,普通人都是實名登記的信息,無論銀行卡還是電話卡、反而是騙子都是虛擬的了。看看那些騷擾電話,有一個不是虛擬的嗎?
那么這個問題該找誰來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