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自媒體發文說:中國男人養不起家,是因為中國的勞動供養率只有1.1。上面的截圖是其中一個例子,截圖內的標注“某自媒體文章截圖,數據有誤”是我加上去的。
我又問百度AI這個問題:“中國的勞動供養率只有1.1嗎?”
百度AI回答說:“是的,中國的勞動供養率為1.1?。這意味著一個成年人的工作收入僅能養活1.1個人?。”詳見下面的截圖:
百度AI回答截圖
可見,“中國的勞動供養率只有1.1”這個數據確實流傳很廣了,但這個數據是錯誤的,分析如下:
首先,按照這些自媒體的說法:”勞動供養率,它的意思是說,一個家庭中一個人工作賺的錢,夠幾個人生活。” 但“夠幾個人生活”本來就沒有統一的標準。俗話說:“窮有窮養,富有富養”,微博上有人說,自己家庭月收入7000元,養活了三個孩子。但也有人說,自己家庭月收入一萬元,也不敢生二胎。
其次,按照百度AI的上述回答,“勞動供養率1.1意味著勞動者的月收入僅能覆蓋自身及0.1個家庭成員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4》,2023年全國就業人員有74041萬人,而2023年末全國人口有140967萬人。也就是說,7.4億就業人員養活了14億人口。
關于多少勞動者供養多少非勞動人口,在人口學上,有一個概念是“撫養比”,分為總撫養比、老年撫養比和少兒撫養比。少兒撫養比加上老年撫養比就等于總撫養比。
總撫養比是指某個國家或地區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說明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要負擔多少名非勞動年齡人口。
老年撫養比是指某個國家或地區人口中老年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用以表明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要負擔多少名老年人。老年撫養比越高,表示養老負擔越重。
少兒撫養比是指某個國家或地區人口中少兒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用以說明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要負擔多少名少年兒童。少兒撫養比越高,表示養娃壓力越大。
少兒人口是指0-14歲人口,老年人口是指65歲以上人口,勞動年齡人口是指15-64歲人口。少兒人口和老年人口都屬于非勞動年齡人口。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4》,2023年中國的總撫養比為46.59%,少兒撫養比為24.01%,老年撫養比為22.57%。這意味著,2023年中國平均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要撫養約24名少年兒童,以及近23名老年人。
需要說明的是,勞動年齡人口與就業人口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因為勞動年齡人口是按照年齡來劃分,而就業人口是按照是否就業來確定。事實上,有一部分15-64歲人口并沒有就業,而有一部分65歲以上老年人仍然就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