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至14日,2025年“才聚泉城高校行”引才活動走進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山東大學(威海)和中國海洋大學,濟南市政協副主席、民革省委會副主委、市委會主委王伯芝率隊,攜50余家重點企事業單位開展城市推介、精準引才、產研對接等活動,推動校地人才共育與產業協同發展。
校地聯手
打造人才"聚寶盆"
引才團先后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中國海洋大學舉辦校園引才宣講會。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趙國亮在致辭中表示,濟南市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城市,哈工大威海校區每年約有100名畢業生到濟南就業,希望通過此次引才活動讓哈威學子更加了解濟南、真正在濟南干事創業。
中國海洋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雪鵬在致辭中表示,濟南市與中國海洋大學在人才引進、資源共享等方面建立了長期緊密聯系,期待未來雙方能在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高層次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譜寫校地校企合作新篇章。
王伯芝從戰略機遇、創新生態、人文底蘊、人才政策等方面,向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中國海洋大學學子誠摯推介、發出邀約。他強調,濟南正深入貫徹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等國家級重大戰略正在為濟南疊加賦能。濟南孕育著無數機遇和可能性,更為青年人才提供了“干事有平臺、發展有空間、生活有品質、內心有歸屬”的理想環境。
宣講會現場還播放了《我在濟南剛剛好》城市人才宣傳片和《青年人才政策宣傳片》,創意視頻鮮活呈現了城市與人才協同發展圖景,“政策禮包+成長生態”疊加效應引發學子熱議。作為重點企業代表,濟南和普威視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瀚高基礎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從企業核心技術、產業優勢及人才需求等方面做了詳細介紹,誠摯邀請青年學子共同助力濟南高質量發展。作為優秀校友代表,中國重汽集團工程師劉龍、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副教授仝令君以自己在濟南的成長故事向學弟學妹發出"選擇濟南·共贏未來"的青春邀約。
引才直通車
開出"誠意招聘專列"
引才團先后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山東大學(威海)、中國海洋大學舉辦了專場雙選會。此次引才行動聚焦重點產業鏈與三所高校學科“雙向耦合”,精確篩選出濟南重點產業鏈企業的招聘需求,達成崗位供應與人才專業技能的精準對接。聚焦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山東優寶特智能機器人、時代低空(山東)、濟鋼集團等50余家重點單位累計發布了優質職位840余個。
雙選會還吸引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多所省內高校的數百名青年人才到場咨詢,現場達成初步就業意向近400余人。
協同發展
擘畫合作"新藍圖"
引才團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黨委書記張淑娣及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趙國亮,山東大學(威海)黨工委副書記楊玉,中國海洋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峻峰及黨委常委、副校長王雪鵬等高校領導舉行會談。校地雙方聚焦人工智能、空天信息、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前沿領域發展需求,就構建校地人才聯合培養機制、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及校友資源轉化路徑等方面深入座談交流。瀚高基礎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等濟南重點企業與高校現場對接技術研發課題及產業合作項目,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引才團實地考察了哈工大(威海)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山大(威海)華為數通拔尖人才創新實踐基地、中國海洋大學省海洋工程重點實驗室等科創平臺,重點觀摩數據通信、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裝備等前沿科研成果,為促進校企科技合作、推動校地資源深度融合奠定基礎。
濟南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市委人才辦副主任沈文濤,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哈爾濱工業大學濟南校友會、山東大學(威海)濟南校友會、中國海洋大學濟南校友會等部門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