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校,大眾總是存在一些誤解。
比如理工類大學辦不好文科,比如農林類院校僅開設農學學科和專業,比如綜合類大學一定優于行業類高校,再比如文科類院校僅招收文科生。而這一系列誤解產生的原因無非有二,一是大眾對高教和高校的認知留在較為淺顯的層面,并未基于深厚的知識體系做出判斷;二是,大眾忽略了高等教育會受到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的共同作用,因此存在動態變化的過程,并非一成不變。
以文科類院校的招生對象這一問題為例,小編發現許多考生對北京外國語大學是否招收理科生存疑,那么本篇文章就主要解答這一問題。
從傳統高考來看,在高考選考時,選擇“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的考生稱之為理科生,此外則被稱之為文科生。但截至2024年高考結束,我國已經有21個省(市、區)實行了新高考改革,而隨著2025年高考第五批新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的落地,我國除新疆和西藏外將全部實行新高考選考模式。
這一模式較之傳統高考模式的最大區別之一,就在于選考模式轉變為以“3+3” 模式和“3+1+2”模式為主,其中在采用“3+3”選考模式的省份,考生或許會出現這樣的選科情況:“語文、數學、英語+歷史、生物、物理”,“語文、數學、英語+地理、生物、化學”。
同理,在采用“3+1+2”模式的省份也可能出現考生選擇“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或是“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化學、地理”的情況,可見如果以傳統定義文理科生類別的方式去定義新高考模式下的考生類型,就會出現邊界混淆的現實問題。
再者,結合北外2024年高考的實際招生錄取情況,也說明該校的招生對象面向全國,以高考大省廣東為例,今年北外在廣東省共投放了22個招生計劃數,按照歷史類和物理類進行招生。其中物理類包括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大數據與商務分析)、工商管理類等帶有明顯文理兼招或理科色彩的專業。因此,從招生類別、招生專業方向等方面都說明北京外國語大學招收理科生。
另外,就今天該校的整體招生專業來看,除了語言類專業,還包括金融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國際商務等對數理能力、邏輯思維具有一定要求的專業,也包括英語(北京理工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聯培)、英語(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專業聯培)等“小語種+”的聯合培養專業……
總之,無論是新高考改革模式下,對傳統選考模式的革新的背景下,還是從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實際招生計劃、專業設置來看,該校面向所有省(市、區)和所有選考模式的考生開放,因此在這方面有顧慮的考生完全可以放心報考。
關注“一千零一個志愿”,獲取更多關于大學的原創解讀、最新最全的大學招生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