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了幾天,就在以為預期失敗時,俄羅斯“Top War”網站還是出現了預料之中的文章,連帶評論區通篇看下來,全部是熟悉的味道。怎么說呢,只能一聲嘆息——俄烏戰爭能打三年,空天軍確實得背最大的鍋。
▲俄羅斯“Top War”網站終究是沒忍住
“Top War”網站文章的核心內容有三點:一、蘇-30MKI因為性能卓越而被稱為“怪物”,并在這次空戰中再次展示了水平,使得印度“戰勝巴基斯坦,迫使其停戰”成為可能。二、蘇-30MKI的強悍機動性,成功在2019年躲避了,F-16發射的AIM-120C。這次又故技重施,在“紅旗-9BE和霹靂-15E的聯合攻擊中,全身而退”。三、蘇-30MKI的矢量發動機,配合“不如有源相控陣雷達先進,但能探測400千米外目標的無源相控陣雷達”,以及“世界上最出色的飛行員之一”,造就了這份戰績。
▲蘇-30MKI的先進只存在于過去
評論區對于這些觀點拍手鼓掌,并提出“既然蘇-30MKI表現如此出色,那就應該以俄軍現役蘇-30SM2為模板,對前者進行改進,進一步強化戰力”的觀點。最令人目瞪口呆的是,有人認為“在米格-29早就不堪一擊的情況下,印度空軍被擊落一架蘇-30MKI和三架‘陣風’,意味著后兩者的戰力是三比一”。整個氛圍里,“預警機”、“遠程空空導彈”出現的頻率屈指可數,“蘇-30MKI的優秀機動性”則出現頻率最高——俄羅斯人依然沉浸在被淘汰的戰斗模式里。
▲蘇-30MKI機動性不俗,但在迫近的霹靂-15E面前沒有意義
最關鍵的是,俄羅斯航空工業現在的發展態勢,也確實與主流背道而馳——在中美最新五代機都以先進航電、態勢感知和隱身為核心的情況下,蘇-57的頭號性能還是機動;不僅新一代A-100預警機發展遲緩,現役A-50的改造速度也不快,以至于前線至今仍然得不到足夠的A-50U;在霹靂-15、AIM-120D一再應用新技術升級后,R-77已經被淘汰出頂尖行列。空天軍不得不指望限制頗大的R-37M,進行遠程截擊作戰,偶爾能帶走一些目標,但烏克蘭空軍至今依然活躍。
▲蘇-57的路走歪了
在南亞空戰中,巴基斯坦空軍已經證明,先進預警機、通用化作戰系統、超遠程空空導彈,是未來遠程空戰的關鍵。“殲-10CE可能是這套體系中,最沒有存在感的裝備”,雖然只是一句調侃,但確實有這個趨勢——在中航工業推出的五代半殲-20S身上,就出現了戰斗機作為小型預警機使用,隱身無人機作為空空導彈、制導武器發射平臺,實際上取代舊式戰斗機作戰的思路。
▲未來殲-20掛載空空導彈可能就是用于自衛了
俄羅斯航空工業在幾個關鍵領域,都沒有跟上時代發展,唯一值得稱道的蘇-57,因為“側衛”色彩過于濃厚,實際上也已經落后時代。不過,俄羅斯航空工業畢竟深度參與了三年高烈度戰爭,積累了大量實戰經驗,蘇-57也是除中美之外的僅有的隱身型號,如果兩者能充分結合,俄羅斯仍然有分走部分市場的機會。畢竟阿爾及利亞已經采購蘇-57,印度在空戰敗北后,也急需新戰斗機鼓舞人心。盡管這個“機會”不可能追上中美,但至少能活下來。
▲蘇-57是俄羅斯航空工業最后的希望
200多架蘇-30MKI曾經是巴基斯坦空軍的夢魘,國內也曾為“蘇-30MKK該如何應對蘇-30MKI”而擔憂。如今蘇-30MKI被霹靂-15E擊中后留下的殘骸,證明了它已經老去,連印度都默認這一點,很少再提到蘇-30MKI。唯獨俄羅斯人還沉浸在過往的輝煌,絲毫沒有意識到,連蘇-30MKI的自用升級版蘇-30SM,在俄烏戰場上表現也非常糟糕,前一陣更是創下被無人艇擊落的記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古人誠不欺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