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斷了三年的俄烏直接談判再次舉行,背后有哪些細節?美國又在其中充當了怎樣的角色呢?
萬眾矚目的俄烏直接會談最終草草收場,因為這是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以來雙方少有的直接談判,因此外界都對此報以極大的期待,連特朗普都表示將“繞道”土耳其參加此次會議。
實際上在這次會談之前,美俄以及美烏之間已經分別進行了雙邊會晤。因此美國也常常以俄烏調停的中間人自居,比如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就表示,俄烏沖突的最終結果將在普京以及特朗普的會面中被敲定,在此之前談判不會有任何成果,因此他對這次會談并不抱有太高的期望。
且不論他是否夸大了特朗普在調解俄烏沖突中的重要性,僅就他對這次會談的展望來說似乎并沒有錯,因為不只是特朗普,包括普京以及澤連斯基在內這些能夠決定局勢走向的領導人一個都沒有出席。
實際上,不管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對這次談判都不能說是不重視,就在俄羅斯的代表團出發之前,普京親自召集了包括國防部長洛烏索夫、外長拉夫羅夫、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以及安全局局長博爾特尼科夫在內的14人參加的特別會議,專門就本次談判的相關情況進行討論。
在這次會議之后,俄方確定了以總統助理梅津斯基為首的代表團名單,其成員包括了國防部副部長福明以及外交部副部長加盧津等人,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副部長級的代表團,但是就是這個陣容,卻引起了澤連斯基的不滿。
實際上,在談判時間敲定之后,澤連斯基就飛到了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準備赴約,并表示烏克蘭已經準備好了采用“任何形式”來結束戰爭,而根據媒體曝出的代表團陣容來看,澤連斯基原本是準備親自掛帥,國防部長烏梅洛夫、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以及外長西比哈,可以看出烏克蘭派出的陣容在級別上顯然比俄羅斯高出不少。
而這也就是澤連斯基不滿的原因,他表示從俄方透露名單來看,這些人顯然沒有決策權,看起來就像是“裝飾品”,既然普京選擇不出席談判,那么很多事情就要“重新考慮”。于是,在談判開始之前,澤連斯基就離開了土耳其,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一起前往阿爾巴尼亞,參加歐洲政治共同體峰會。
也就是說原本宣稱要參會的特朗普、普京以及澤連斯基全部缺席了這次談判,也讓外界對這次談判的期待跌到了谷底,不過這也并不意外。因為在歷經了3年的沖突之后,俄烏雙方對對方并沒有太多的信任。而且雙方談判的范圍也十分繁雜,除了目前的戰場狀況之外,大到烏東四州的歸屬問題、烏克蘭和北約的關系,小到戰俘交換,停火細節都是可能談到的問題。
雙方的談判不太可能像中美貿易談判那樣第一次會談就達成協議,而很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一個這樣的談判周期中,讓三位總統在第一次談判中就出場或許也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不過無論如何,這次談判也代表著延宕了三年的俄烏沖突正式走上了和解的軌道,相較于之前雙方老死不相往來的態度已經是有了極大的好轉。隨著雙方不斷地深入交流,俄烏沖突和平解決并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