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賣“菜鳥”到“跑單大神”,全國勞動模范、餓了么萬里配送站藍騎士張文強分享了自己作為一名黨員勞動者,工作盡心盡力,帶教全心全意,投身社區治理用心用情。
“愛是相互的,只有雙向奔赴才更有意義。我有急救員證書,車里常備急救包,遇到需要幫助的騎手或居民,我絕不袖手旁觀。我積極投身藍馬甲助老行動,精心為老人制作了涵蓋點外賣、買藥、打車等功能的智能手機使用寶典,并耐心教他們使用;逢年過節,我給社區高齡老人送祝福;送餐送藥時,順手幫他們取快遞、扔垃圾。”張文強說。
從聚焦游戲行業企業青年需求開始,全國勞動模范、波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劉忠生解析了如何將黨建工作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以黨建賦能互聯網行業發展,堅守“黨建+公益”的創新發展思路。
作為企業黨組織帶頭人,劉忠生深知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波克首創了“三同步”工作法:企業注冊同步建立黨建檔案、項目啟動同步植入紅色基因、人才引進同步抓好黨性教育。近年來,波克創新完成“游戲+醫療、游戲+教育、游戲+公益、游戲+科普”等項目落地,并應用在醫療臨床、職業教育等領域,推動互聯網行業新質生產力的有效轉化。
5月15日,萬里街道在萬有引力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舉辦“平凡之光 萬里之路”新時代勞模精神學習報告會。
普陀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總工會主席姚軍介紹,普陀區正在通過“黨建+勞模”創新社會治理模式,讓新產業、新業態、新職業真正成為發展“新亮點”。其中,把勞模的“先進事跡”轉化為街道上下的“實際行動”,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轉化為推動各項事業發展的“強大動能”,用工匠精神打磨工作,用繡花功夫服務民生。
為打造學習勞模精神、傳播先進事跡的重要平臺,萬里街道成立“勞模講師團”,劉忠生、張文強、楊華峰、楊茜、宋增光、何穎成為首批講師團成員。
為進一步深化勞模示范效應,探索勞模精神賦能基層治理的新圖景,“張文強勞模工作室”正式揭牌亮相,并發布“三大服務”清單,以工作室為抓手,凝聚各方力量,將勞模精神貫穿于城市更新、物業治理等重點工作中。
現場,張文強勞模工作室與香泉居民黨總支、中浩云街區黨支部、成愛物流有限公司黨支部結對共建,通過四方聯動,共同打造勞模精神宣傳陣地、志愿服務平臺和基層治理示范點,助力社區和諧發展。
在對話勞模“匠心聚光”微論壇上,張文強結合自身跑單案例,從堅守“本位”有擔當,“換位”思考講方法,心懷“高位”講奉獻解答了青年干部如何扛住壓力、勇挑重擔的困惑。作為物業領域的專家、“紅色物業”的領軍人物,楊華峰結合從事物業工作23年的經驗,就“多格合一”網格治理工作與頤華網格常務副網格長開展了交流:“一專多能”,用精湛的技藝助推社區矛盾化解。劉忠生從勞模工作室的作用發揮出發暢談,通過老新帶教、精神傳承,“移動哨兵、互聯網哨兵、管道哨兵”實現跨界合作,賦能三個社區治理。
現場共同啟動成立“薪火聯盟”,發布“薪火先鋒”“薪火議事廳”“薪火賦能”三大共建項目,聚焦志愿服務、協商議事、成長賦能三大領域,通過整合資源形成治理合力,推動社區治理成效顯著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持續優化。
萬里街道黨工委書記、人大工委主任羅艷表示,萬里街道將一如既往地做好勞模匠心傳承,不斷擦亮“萬有引力”黨建品牌,努力夯實組織基礎。以勞模精神賦能網格善治,依托“多格合一”機制,凝聚勞模“共建共治”合力,讓網格治理從找到“一群人”到管好“一條街”,實現新興領域群體與街區、樓宇園區、居民區三區多向奔赴。
原標題:《解讀勞模精神、推進網格善治,萬里街道繪就共治共享新圖景》
欄目主編:王嘉旖 文字編輯:占悅
來源:作者:文匯報 張曉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