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要不是陳奕迅突遭新冠“襲擊”叫停演唱會,還以為新冠這件事徹底翻篇兒了。
據說這種變異株病毒遠超以往,在一周內,竟死亡31條生命并且這個數字還在逐漸增加,澳門也提早進入了流行高峰期,難道我們又要回到幾年前的生活了嗎?
港城疫云重卷
5月15日上午,51歲的陳奕迅在 14 日晚結束高雄巨蛋的最后彩排后,突感身體不適,喉嚨疼痛猶如“吞刀片”,全身肌肉也酸痛不已,連夜檢查,確診新冠。
醫生評估后認為,陳奕迅目前的身體狀況在短期內難以負荷高強度的演唱活動,必須停工休養,原定于5月16日至18日在高雄巨蛋盛大啟幕的三場演唱會,不得不遺憾地按下“暫停”的按鈕,延期至5月29日至31日舉行。
陳奕迅新冠的變故,真讓人感到猝不及防,甚至讓人不敢相信:都什么年代了,新冠還在?
但事實就是如此,比新冠震驚的是,有些學校已經開始填寫體溫表,有些公司都已經居家辦公了。
其實從4月以來,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第14周的7.5%一路狂飆至第18周的16.2%,舉創下近一年來的最高紀錄。
新加坡一周14000例!新冠病例創2025年新高,兒童占比最高 2025-05-13 23:00·新加坡眼
就在陳奕迅被確診的同一日,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公布了最新數據:在4月27日至5月3日這一至關重要的時間段內,香港新增了972例新冠核酸檢測陽性樣本,相較于前一周,增加了134例,其中31例重癥及死亡病例。
更令人揪心的是香港兒童重癥病例的激增,在 4 月 27 日至 5 月 3 日期間,香港呼吸道樣本新冠陽性率大幅攀升,遠超去年 8 月的水平,僅僅在 5 月,就新增了 3 例兒童重癥病例,其中最小的孩子僅有 8 個月大。
變異毒株XDV
此次港臺地區疫情的反復,主要是受到了變異病毒的“雙面夾擊”,目前,香港和澳門的主流毒株為 XDV 及 JN.1 后代,這兩種變異株的免疫逃逸能力非常強,能靈活地繞過人體免疫系統的防線,能更輕易地在人群中傳播。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疫苗對于這些變異病毒仍然有效,自今年2月下旬開始,澳門流感樣病人檢出新冠病毒的陽性率就開始上升,3月中旬達到高峰,雖之后逐漸下降,但近三周仍呈現波動狀態。
XDV變異株,這個新冠病毒家族的新成員,其實是奧密克戎JN.1的后代分支,澳門早在 2 月下旬便檢測到 XDV 變異株的擴散,當地積極推廣的 JN.1 新冠疫苗對變異病毒具有防護力,所以并未出現危重病例。
香港大學醫學院教授孔繁毅提出見解,XDV毒株之所以展現出高傳播性,并非因其毒性有所增強,而是因為人群中抗體水平出現普遍下降,形成了免疫防護的“薄弱地帶”,這恰好為XDV毒株的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
同時,世界衛生組織也密切關注著XDV的動態,將其風險等級定為“低”,但同時也強調,仍需警惕其對醫療系統的潛在沖擊。
在娛樂圈的璀璨星光下,明星們看似享受著無盡的榮耀與追捧,然而,舞臺背后的他們,卻常常面臨著健康的嚴峻挑戰,陳奕迅此次確診新冠,并非偶然,而是眾多明星健康困境的一個縮影。
“對抗”之策
在這場與新冠病毒的持久戰中,疫苗的力量不容小覷,從大量的研究數據和實際案例來看,疫苗對于變異病毒依然具備顯著的防護效果。
就拿澳門來說,當地大力推廣的 JN.1 新冠疫苗成功抵御了XDV 變異株的侵襲,導致澳門在疫情期間并未出現危重病例,這是對疫苗有效性的有力例證。
對于 50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兒童以及孕婦這三類高危人群而言,接種“升級版”疫苗顯得尤為關鍵,香港的數據表明,最近的重癥患者中,未接種加強針的人占了很大比例,而接種過疫苗的人群中,出現重癥的情況則相對較少。
這個時候,就可以看出疫苗的重要性了,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真是完全將自己完全暴漏在病毒的威脅之下。
除了接種疫苗,日常防護的“三件套”同樣是我們抵御病毒的重要保障。第一項就是佩戴口罩,它具有“雙重防護”的作用,不僅能有效防止我們將體內攜帶的病毒傳播給他人,還能阻擋外界病毒的侵入。
在進入醫院、車站、商場等人流密集、空氣不暢的場所時,我們必須規范佩戴口罩,確保鼻夾緊密夾合,使口罩與面部緊密貼合,通常情況下,每隔 8 小時應更換一次口罩。
保持通風同樣非常重要,在居家期間,每天至少應開窗通風兩次,每次30分鐘以上,讓新鮮空氣在室內流通,從而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如果出現咽痛、低燒、咳嗽等疑似新冠癥狀,應及時進行抗原檢測,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在這場與新冠病毒的持久戰中,醫學家們始終密切關注著 XDV 的演變,盡管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將 XDV 的風險等級定為 “低” ,但病毒進化充滿了不確定性。
新冠病毒的演變經歷了從最初的原始毒株,到后來的阿爾法、貝塔、伽馬、德爾塔,再到奧密克戎及多個分支的不斷變異,每一次變異都為全球抗疫帶來了新的挑戰。沒有人能保證,XDV在未來不會發生進一步的變異,從而導致傳播力、致病性或免疫逃逸能力發生顯著變化。
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放松,雖然目前香港的疫情尚未失控,但病例的上升趨勢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需要從過去的抗疫經驗中吸取教訓,進一步加強疫苗接種工作,提高疫苗接種率,尤其是加強針的覆蓋率,為更多人筑起一道堅固的免疫防線。
同時,個人防護措施也不能松懈。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良好衛生習慣,依然是我們預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
我們也期待著醫學科研人員能夠加快對 XDV 的研究步伐,深入了解其特性和傳播規律,研發出更加有效的檢測方法、治療藥物和疫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與病毒的較量中占據主動,更好地應對可能出現的疫情變化。
2025 年的香港,在新冠疫情的陰影下艱難前行,陳奕迅的確診,讓我們看到了病毒的無孔不入;香港疫情的反彈和病例的上升,更是提醒著我們,抗疫之路遠未結束,但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戰勝疫情,讓香港市民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讓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重新煥發出往日的光彩。
粵港澳觀察 2025-05-15 一周內死亡31人!香港發現逃逸強、傳染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