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臺灣地區的政治博弈局勢愈發劍拔弩張。面對民進黨咄咄逼人的凌厲攻勢,國民黨陣營中的蔣萬安究竟采取了何種應對之策?針對民進黨種種違背常理、倒行逆施的行為,島內各方勢力又是如何對賴清德展開圍攻的呢?
近期,島內政治氛圍持續升溫,國民黨和民進黨之間的政治斗爭不斷加劇,沖突日益激烈。不久前,民進黨動作不斷,不僅對國民黨設在屏東的辦公場所展開了搜查行動,還以罷免連署涉嫌造假為借口,起訴了臺南市的11位國民黨民意代表。此外,在公開場合,民進黨議員緊抓這些問題不放,對臺北市長蔣萬安展開質詢。
面對民進黨人士氣勢洶洶、咄咄逼人的挑釁態勢,蔣萬安沒有絲毫退縮,而是果斷地接下了這一挑戰,再次與綠營議員正面交鋒。在交鋒過程中,蔣萬安態度鮮明地表明立場,他堅定支持依法公正地處理案件。鑒于檢調部門已經介入相關案件展開深入調查,他表示自己不會對這些正在調查中的案件發表任何評論。
不得不說,蔣萬安此次的回應著實巧妙且高明。民進黨原本妄圖借此機會對國民黨發動一場猛烈的攻勢,然而蔣萬安的回應卻讓他們的攻勢如同一拳打在了柔軟的棉花上,根本找不到著力點。民進黨一心以為能借此良機給國民黨造成沉重的“打擊”,但蔣萬安應對得游刃有余、恰到好處,完全沒給他們留下任何可鉆的空子。
不僅如此,面對民進黨層出不窮的種種“惡劣行徑”,島內已經悄然形成了三股強有力的反擊力量。
第一重表現,便是島內社會團體發起了“力挺大陸配偶、反對政治迫害”的大規模游行活動。不久前,賴清德驅逐大陸配偶的行徑,在島內輿論界掀起了軒然大波,引發了強烈的譴責浪潮。針對此事,國民黨明確指出,賴清德此舉是在蓄意煽動仇恨情緒。
實際上,賴清德在驅逐大陸配偶的同時,還拋出了所謂的“17條策略”。這一系列做法,無疑是在向島內民眾釋放一個危險信號:企圖全面掌控民眾言論,讓民眾不敢對“臺獨”行徑表達反對意見,也不敢公開支持兩岸“統一”。
如今,島內爆發的這場“力挺大陸配偶、反對政治迫害”游行活動,表面上是在對賴清德的錯誤行為表示抗議,實質上是對“臺獨”路線的堅決反對,也是對賴清德針對島內持不同政見群體實施政治迫害的有力回擊。
在此關鍵時刻,倘若國民黨能夠挺身而出,積極聲援這場游行活動,必將贏得島內數十萬大陸配偶的衷心支持。要知道,這數十萬大陸配偶背后,是數十萬個家庭,涉及上百萬民眾。如此一來,支持國民黨的陣營將得到顯著擴充,在面對民進黨時,國民黨的底氣也會隨之大幅增強。
第二重行動,是藍白陣營計劃于 18 日在臺中組織民眾發起集體抗議賴清德的活動。說白了,這就是藍白陣營與綠營之間的一場正面交鋒。
賴清德在去年贏得選舉后,曾向島內民眾許下諸多承諾。一年過去了,這些承諾全成了“芭樂票”,也就是毫無兌現可能的空頭支票。
回顧賴清德就職這一年的所作所為,核心便是推行“臺獨”路線,蓄意挑動兩岸對立。就拿最近兩個多月來說,賴清德多次發表不當言論。他公然將大陸稱作“敵對勢力”,參加活動時歪曲歷史,大放厥詞宣稱“臺日像家人”。不僅如此,他還用“其余人口”替代“漢人”的表述,禁止兩岸學生開展交流活動。這些行為,無一不是賴清德背棄祖先、推行“去中國化”的惡劣行徑。
更過分的是,賴清德還專門針對解放軍演習開展“立即備戰操演”,妄圖借此向外界展示其“以武謀獨”的野心。就在上個月,面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揮舞的關稅大棒,賴清德不僅毫無骨氣地表示妥協,還積極尋求與美國進行“零關稅談判”,妄圖以此討好美國。
必須強調,賴清德的核心政治訴求已然背離了為臺灣地區謀求福祉的正確方向。他竟妄圖通過出賣臺灣地區的利益,來實現個人的政治野心與私欲。這般行徑,無疑嚴重觸碰了島內其他政治派別的底線,是他們萬萬無法容忍與放縱的。此次藍白陣營精心籌備并開展的宣講活動,核心要義就在于揭露賴清德表里不一的虛偽本質。可以預見,倘若藍白陣營能把賴清德的種種惡行剖析得更加深入、透徹,那么反對賴清德的民眾力量勢必會不斷壯大。
第三重行動計劃是,自本月 20 日起,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將發起倡議,在島內推動針對賴清德的罷免行動。回溯到上個月 26 日,國民黨已在凱達格蘭大道組織了針對賴清德的抗議活動。活動結束后,朱立倫就向外界表明,會在 5 月 20 日之后著手推進罷免賴清德的相關工作。眼下,距離 5 月 20 日只剩不到一周時間了。
從既定的罷免流程和現實情況來看,朱立倫想要罷免賴清德,成功的可能性極低。不過,朱立倫發起此次活動,主要目的在于讓民眾看清賴清德推行所謂“大罷免”背后的真實企圖。賴當局宣揚的“大罷免”,本質上是為了打壓島內其他政治勢力,進而打造一個有利于“臺獨”的政治氛圍。一旦“大罷免”得逞,未來島內政治格局將完全被賴清德一人掌控,那些敢于反對“臺獨”的人士將面臨更加孤立無援的處境,這勢必會對下一次臺灣地區選舉產生重大影響。長此以往,兩岸關系必將持續惡化,臺灣地區也將離戰爭的深淵越來越近。
當下,島內政治格局正朝著愈發復雜的方向發展。藍白陣營達成聯合之后,對綠營的批判聲浪持續高漲,一波接著一波。而要判斷這一系列批判行動是否真正發揮了效用,最直接且直觀的衡量標準,就是“罷免案”最終的投票情況。無論島內政治斗爭如何激烈、如何混亂,“臺獨”分子的最終下場早已板上釘釘,絕無翻盤的可能。兩岸實現統一,這是順應歷史潮流、符合發展大勢的必然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