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最潮濕的季節
又要到了!
此時
福壽螺也進入了繁殖旺季
近日,金山漕涇鎮
水庫村的村民志愿者
在巡查河道時發現
水庫中心河的河岸邊
出現大量粉紅色的福壽螺卵塊
立即上報村委會
第三方養護單位趕赴現場
進行全面清理
金山部分河道現大量福壽螺
相關部門加急清理
坊記來到水庫中心河看到,河道護岸及水生植物上,仿佛開出了一朵朵粉紅色的"花"。
靠近仔細一看,這些都是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的福壽螺所產下的卵塊。
村民志愿者告訴坊記,最近氣溫逐漸攀升,卵塊的數量也增加了不少。
干衛國 漕涇鎮水庫村 村民志愿者:
我們看到以后向村里反映,村里組織人員打撈,他們說這個危害很大的,對人體不好,對農作物也都是有害的。
據了解,福壽螺個頭較大,尾部短平,繁殖速度快,喜食 水生植物,不僅破壞生態平衡,更存在傳播寄生蟲病的可能性。
為此,水庫村村委會立即通知第三方養護單位對其進行全面清理。
俞越 漕涇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
目前我們對金光村、阮巷村、水庫村等進行福壽螺卵的清理,現在基本每天能做到約2公斤左右福壽螺卵塊、以及3公斤左右福壽螺,清理的方式基本上用的是填埋澆筑的形式進行無害處理。
接下來,漕涇鎮還將進一步采取措施,做好福壽螺防治工作。
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
一只福壽螺
可能藏著6000條寄生蟲
大家為什么會“談螺色變”?
這就不得不反復強調——
福壽螺是一種人畜共患
的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
據統計,一只福壽螺中含有寄生蟲少的有3000條,多的達6000條。
圖源:人民日報微博
食用生的或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極易引起食源性廣州管圓線蟲病,感染此病,線蟲幼蟲會入侵人腦,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嗜酸細胞增多性腦膜炎,可引起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癥狀,嚴重者可致癡呆,甚至死亡!
不過
大家見到福壽螺也不必驚慌
雖然身為廣州管圓線蟲的宿主
但這種蟲皮膚接觸不會感染
只有吃生的、或者半生不熟的螺肉
才會感染其中的寄生蟲
面對福壽螺粉卵,怎么辦?
據資料記載,福壽螺最適宜生長水溫為25~32℃,5月到8月是繁殖高峰期,福壽螺繁殖能力很強,一年可產卵20~40次,年產卵量3~5萬粒,可以迅速擴散,而且它食性雜,一旦爆發會破壞周邊的生態系統。
那么,如果在家附近的河道中
發現福壽螺幼卵怎么辦呢?
市民如何清理福壽螺?
戴好橡膠(塑料)手套或者塑料袋,不用手直接觸碰,基本不會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將成螺或者卵撿拾放入塑料袋;
扎緊直接作為生活垃圾放入“其他垃圾”的垃圾桶,不隨意丟棄。
小坊提醒:
家長們不要讓孩子
單獨去河邊玩耍
更不要好奇這種粉色的螺卵
而去撥弄螺卵!
如何分辨田螺和福壽螺?
不少市民詢問:
福壽螺和田螺十分相似
應該如何分辨兩者?
① 外觀來看,通常福壽螺個頭會比田螺大許多,色澤偏黃;
②福壽螺的尾部比較短平,外殼薄且脆,而田螺的尾部較長較尖,外殼堅硬。
③福壽螺的卵是鮮艷的紅色或粉紅色。
福壽螺和田螺的區別
如何區分不帶殼的螺肉
和分辨外殼顏色一個套路:兩種螺肉顏色也不一樣!
田螺肉整體泛白色,青色,青灰色;
福壽螺則是泛黃褐色。
煮熟的螺肉也能區分
關鍵是看大小——
福壽螺個大,因為福壽螺有兩對觸角;
田螺只有一對觸角。
所以,當看到螺肉上的肉芽比較多且雜亂的時候,那就是福壽螺沒差了!
別吃福壽螺!別碰福壽螺的卵!
不管是福壽螺還是田螺
均可能感染廣州管圓線蟲
以及其他寄生蟲
因此,吃田螺一定要煮熟
千萬不能生吃或半生吃
特別是涼拌螺肉或燒烤螺螄
不要吃!不要吃!不要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