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句大實話,很多人看到"中華職教社科員崗16000:1"的新聞,第一反應肯定是"這得有多硬的關系啊?""絕對量身定做的蘿卜坑!"但等我把瓜吃完,你估計得改三觀。
這個崗位到底有多卷?2025年國考,中華職教社的普通科員崗愣是擠進來一萬六千人報名!
啥概念?相當于1個班級只招1人,卻有400個班級的人來搶,這得多夸張啊?最后是個北林的妹子138分殺出重圍,干翻了15999個人。
這時候酸言酸語又來了:"踩狗屎運了吧?""家里有礦還是有背景?"要我說,真是圖樣圖森破!
作為在體制內摸爬滾打的小透明,今兒必須說點大實話。關系戶這事,在一萬六比一的修羅場里,啥背景都不好使!你以為這是村口小賣部招聘呢?國考現場一萬六千雙眼睛盯著,監控攝像頭比追星現場還多,哪個敢在這種場合搞小動作?畢竟筆試要泄題了全國的憤怒程度堪比高考泄題。
吃瓜群眾都盯著"中華職教社"這名頭,卻沒人注意"教育"這個關鍵詞。
人家北林妹子學的可能就是園林教育之類的,專業對口得跟定制西裝似的,這才是真正的"蘿卜坑"——只不過這蘿卜是人家自己拿鐵鍬挖的!
現在備考的小伙伴們總愛問:"哪個崗位好上岸?""哪競爭小?"但真正的考神都在琢磨:"我的專業能報哪些崗?""我的申論強項能用在哪兒?"
天天在網上刷“上岸秘籍”,瞅見別人說某個崗位好上岸,啥也不管就盲目跟風報。結果熱門崗位擠破頭,自己專業、優勢啥都不沾邊,最后只是給他人做嫁衣裳,成了分母大軍里的一員。
總是幻想“撿漏”上崗,想著自己是不是也能碰到遞補進面的好運。但好運又分有心人的好運和閑雜人的運氣。
雖說這138分在北京的國考里確實算不上高分,連中上水平都勉強夠不上。最開始進面名單的最低分都140了,要不是前面那些人沒去,她連進面的機會都撈不著。
但她那是有準備的好運。而那些沒準備好的,就算遞補進面,也會在面試中直接掉鏈子,成為別人“撿漏”的背景板。
138分,行測70+申論65+起步,這也絕對不是蒙選擇題就能蒙出來的,那也是無數個日夜刷題、總結經驗換來的。沒有這股子拼勁兒,就算機會擺在眼前,也抓不住。
如果她當初沒有精準定位專業對口的崗位,沒有把知識點啃得透透的,就算遞補了,面試那關也未必能過。機會是偶然的,但實力才是成功必然的底氣。
說句扎心的,現在考編確實像諾亞方舟,但船票都是拿血汗換的。與其眼紅別人的"錦鯉體質",不如摸著良心問自己三件事:
準備好付出多少努力?(能堅持刷題365天不打烊嗎?)
準備好承受多少壓力?(能接受面試被刷十次八次嗎?)
準備好走多遠的路?(能戒了抖音專心啃時政嗎?)
最后給正在頭禿備考的兄弟姐妹們支三招:
① 把崗位表當高考志愿填!別光看報名人數,重點看專業限制/基層經歷這些門檻
② 行測別當題海戰術,要總結各模塊"偷分技巧";申論別光背模板,要練"抄材料"的玄學
③ 記住!三不限崗位是修羅場,有條件的趕緊把黨員證/四六級/教資證這些buff疊滿
16000:1不是終點,而是一個起點。就算看似不可能,只要夠優秀,一樣有出路。下次再看見這種新聞,不如把酸話換成:"姐姐好牛!接上岸!"說不定還能沾點歐氣呢!
(最后小聲bb:那個138的姐妹,出個備考攻略吧!我的膝蓋和筆記本都準備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