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現在是特朗普,掌管整個美國。
爽是挺爽的,問題是太花錢,每年財政收入都不夠花的。
美國2020財年至2024財年的財政赤字率均值約為9%,即便排除2020年疫情高峰的影響,2022財年至2024財年的赤字率均值也接近6%,遠超國際公認的3%赤字紅線 。
錢不夠花怎么辦?借錢花,后面再還。
問題是雖然說后面還,但總是要還的。
如果不還,美國的國家信用就崩塌了,瞬間美元、美債、美股灰飛煙滅。
但是還不起啊。
2025年內到期的國債規模高達3.1萬億美元(不包括一年內到期的國庫券),加上息票國債,到期規模總計7.3萬億美元 。
肯定要還錢,但是又沒錢,只能借新還舊。
自2022年起,隨著利率中樞的不斷上行,美國國債的再融資成本顯著提高,導致存量國債的平均復息成本上升,聯邦政府的凈利息支出占財政收入比例已超過20%,進一步加大了政府的債務負擔。
因為利息高,需要還更多的錢,就要借更多的債,然后又需要還更多的錢,無限循環,直到崩潰為止。
所以特朗普非常非常希望可以降息。但是最近美債的走勢非常不妙,出現了持續的利率上漲趨勢,以十年期國債為例,5月1日利率是4.25%,5月17日利率是4.43%,上漲幅度很大。
我們經常說美債崩了,意思就是美債的交易價格降低了,但是債券的利息不變,那么利率就提高了。
怎么才能讓美債不蹦?只需要供大于求就行了,美債價格上漲,美債利率下行,新發的美債成本就低了。
有兩個辦法:
第一、美聯儲下場,釋放無限流動性,直接買美債。但是這會造成通脹,同時降低國際市場對美債的信任,資本流出美國。
第二、國際投資者,比如中日歐,大家都去買美債,美債利率就下來了。
最好的選擇,當然是第二個。
問題是,別人為什么要買美債?
換句話說,我把自己辛辛苦苦造出來的鞋子、電腦、汽車給你,你給我美元,我要美元干什么?
這美元說到底就是一張紙,甚至就是個數字,啥用都沒用。
要美元唯一的原因就是,這個美元可以買到我想要的東西,也就是貨幣價值,背后就是信用。
但是我現在拿著美元,我買不到我想要的高端芯片,那我要美元何用?
買不到芯片,能買到原材料啊也行。
反正大家都使用美元,美元才有價值。
誰知道特朗普不斷作妖,呵呵了。
美國計劃對非美國公民的匯款征收5%的稅。
例:若一名非居民印度人(NRI)向印度匯1,00,000盧比(約合1,200美元),其中5,000盧比(約合60美元)將作為稅款繳納給美國國稅局(IRS)。
注意,這里指的是美元公民,不包括綠卡持有者, 而且可能還包括這些人在美國通過投資股票或者股票期權獲得的收入。
美國賺錢美國花,一分別想帶回家。既然帶不回家,還賺這么多美元干什么?
看看美國對征稅的態度,非常蠻橫,簡單粗暴,甚至不需要什么法律,我也沒看到國內有什么人譴責美國。
相反,我們對中國納稅居民在香港投資交易征稅,很多所謂的 精英就忍不住了,殊不知,這早就是有明文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七條規定,中國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可以從其應納稅額中抵免已在境外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但抵免額不得超過該納稅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
說的有點遠了,其實美國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財政收支平衡,最緊急的問題就是美元(美債)的信用,疫情期間,拜登三年瘋狂放水,換來了經濟問題和資本市場繁榮。
現在,該還債(化債)了。
只是這個代價該誰來承受呢?美國人、全世界、美國移民、美國人里面的權貴,美國人里面的普通人, 反正就是這些選擇。
事情總要解決,總要有人背鍋。
如果事情最后解決不了,那就該換個新桌子吃飯了。
證券開戶萬0.854,融資利率50萬4%,100萬3.8%,可以添加微信:1502125684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