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曉慧
5月16日,第七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對切實保障殘疾人平等權益、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對殘疾人積極追求人生夢想提出殷切希望。大會表彰了200名“全國自強模范”,200個“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集體”和60名“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
北京新生命養老助殘服務中心主任唐占鑫、河北省殘疾人單板滑雪運動隊運動員趙月月、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殘聯專職委員馬麗、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這些看似并無交集的個人和企業,一同出現在了第七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的名單上,這是一幅群英譜,一部震撼心靈的生命啟示錄。他們如同一束束穿透云層的光,照亮了8500萬殘疾人的追夢之路,更在全社會激起了崇德向善的精神漣漪。
這些榜樣用生命書寫的奮斗史詩,不僅是對“身體的局限從不是人生邊界”的生動詮釋,更以精神的力量推動著社會文明向更高層次邁進。
榜樣的力量是黑夜中的火種,一個個先進典型、一柄柄信仰火把、一次次道德實踐、一場場精神洗禮……一大批殘疾人自強典型,激勵了越來越多的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
對于武漢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應急管理學院在讀博士研究生黃鶯而言,2015年是她人生的分水嶺。2歲時的那場高燒讓她永遠失去了光明,但是,她不信命,憑著一股子信念“開山劈路”,成功走向了大學校門,同時,她成了2017年修訂的《殘疾人教育條例》后的親歷者和受益者,其中首次明確提出“積極推進融合教育”,要求普通學校為殘疾學生提供合理便利,她的母校武漢理工大學就成了當年全國融合教育試點高校之一。
活動現場,她感慨地說,“除了看不見,我什么都能做。‘看不見’可能是我們人生中遇到的諸多困難,而‘什么都能做’則是我們選擇面對這些困難的勇氣和宣言。當我們開始用優勢視角看待生命,偏見的高墻就會悄然崩塌。”
從“羨慕榜樣”到“成為榜樣”,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完成了從“被定義”到“自我定義”的蛻變。
榜樣的力量是時代的號角,催征出千帆競發的壯麗星河,一個個助殘的機構和個人的每一次伸手、每一份堅守、每一次發聲,都在為殘疾人事業鐫刻著溫暖的注腳,讓“平等、融合、共享”的陽光,照亮每一個殘疾人生命的角落。
正如重慶市公安局沙坪壩區分局紅巖派出所教導員何巧,為了幫助更多的殘疾人,打開他們的心門,她學習了手語,創建了全國首個“巧姐無聲警務室”,這里不僅是辦公場所,更是聽障群眾的“家”——他們在此學習法律知識、咨詢難題,圍坐聊天。此后,她又與同事們成立了“無聲警務宣講團”,帶領民警和聽障志愿者走進社區、學校,用手語普及反詐、禁毒知識。
紅巖精神,是危難時刻的挺身而出,更是平凡崗位的默默堅守。它不僅鐫刻在歷史豐碑上,更流淌在一代代干警的血脈中。而助殘事業,正是對紅色基因的傳承,也是新時代社會文明進步的必然要求,它的價值在于其撬動社會資源的杠桿效應,這些助殘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構建起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協同發力的助殘網絡,讓扶殘助殘從個體善舉升華為社會共識。
自強模范與助殘先進作為殘疾人事業中的雙輪驅動力量,對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多維且深遠的意義。
《2024年殘疾人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4年,各級殘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殘疾人事業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不斷推動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高質量發展。
持續開展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866.8萬殘疾人得到基本康復服務,155.3萬殘疾人得到基本輔助器具適配服務。全國共有特殊教育普通高中(部、班)126個,在校生12491人;殘疾人中等職業學校(班)277個,在校生26872人,畢業生7393人,畢業生中858人獲得職業資格證書;高等教育階段,招收30796名殘疾學生,其中高職17552人、本科11294人、碩士研究生1711人、博士研究生239人。2024年全國城鄉新增持證殘疾人就業51.2萬人,其中,城鎮新增就業14.0萬人,農村新增就業37.2萬人。截至2024年底,2748.9萬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246.1萬殘疾人領取養老金,60歲以下參保的殘疾人中,703.8萬重度殘疾人和277.2萬非重度殘疾人得到參保繳費資助。第17屆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取得94枚金牌、76枚銀牌、50枚銅牌的優異成績,創造了20項世界紀錄、打破44項賽會紀錄,連續六屆位列夏季殘奧會金牌榜、獎牌榜雙第一。截至2024年底,共為122.5萬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實施了無障礙改造……這一串串可見的數字背后,是一個個可觸的案例,同樣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鏡像。
當千萬份微光匯聚成炬,榜樣的力量將通過精神激勵打破認知壁壘、通過實踐示范構建可行路徑、通過社會動員凝聚發展共識,最終推動殘疾人事業從“保障型”向“發展型”升級,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整體進步”的雙向奔赴,其中,自強模范是殘疾人事業的“內生引擎”,證明生命的無限可能;助殘先進是事業發展的“外部推力”,構筑社會支持的堅實根基。二者相輔相成,如同車之雙輪、鳥之雙翼,共同推動殘疾人事業向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前進,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在時代的舞臺上綻放光彩,書寫“人類文明與社會進步”的溫暖篇章,而這,也正是表彰大會的真正意義。
編輯:周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