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作家博主發(fā)帖稱,前幾天,投稿給一個名為北方的雜志。很快收到編輯的回復:請先加我微信。
很快給我微信:稿可以上,先要確認能否付款發(fā)表。
感到惡心,立馬刪除這位編輯。
頭條上,有人披露《黃河之聲》雜志發(fā)稿也要先確認版面費,否則沒門。見截圖。
二十年前,我給雜志社投稿,錄用后,馬上可收到稿費。現在,要想發(fā)表作品,必須給版面費且有時還需要找點關系(人情費),我果斷不“了”!無非就是不評職稱罷了。這是一個網友的留言 。
這種現象有多少年了!有關部門為何失聲?要知道,一方面,發(fā)表的論文沒有什么意義;一方面,有多少人心甘情愿被坑。
- 這究竟是咋回事?
我們來看看該作家提供的信息。這是另一博主發(fā)布的帖子。
下面是群里的對話:
《黃河之聲》編輯部:
XXX:您好:
來稿收到,請先確認刊期安排與版面費事宜。本刊現安排2026年1月刊,1月底2月初出版郵寄期刊。本刊對論文字數要求不得少于4版(6-7千字),版面費為每版1000元。本文已符合版面要求,本文4版,版面費計4000元。是否確認進行審稿并刊發(fā)請于2日內回復本郵箱,本刊將在收到郵件回復后對稿件進行審核,如審核通過本刊將發(fā)出錄用通知及版面費匯款方式郵件。
另截至今日,本刊未接收到其他途徑投來您的稿件。
XXX:現在黃河之聲見刊都這么慢的嘛,各位老師有推薦同級別的期刊嗎,見刊快點的省級期刊。
我:不算慢了,四千塊錢發(fā)一篇也不算貴,只是不知道這個刊物是啥檔次。
蒲亨建
從這些對話來看,很顯然有人坦然接受付費發(fā)表的情況,哪怕4000元也認為并不算貴。說明這種情況存在非常普遍。
對此,有網友表示,二十年前,報社雜志社都是事業(yè)單位,財政撥款…后來事業(yè)改企業(yè),推向市場,自負盈虧!換做你,該怎么辦?期刊雜志社也面臨著活下去的問題。
有網友認為,第一,版面費有點貴,第二刊發(fā)周期有點長,現在才5月份,刊發(fā)居然要到明年初,如果是兩三個月內還可以接受。
有網友感慨,所以說知識這幾年縮水很厲害,以前是知識換錢,現在是錢買知識標簽。
- 說到付費發(fā)表,近日一則新聞值得關注。
近日,多家醫(yī)院婦科疾病論文中出現男性患者,甚至男性產婦一事,引發(fā)關注。有醫(yī)院對涉事醫(yī)護人員作出處分,也有涉事雜志社致歉、開除編輯。5月7日,大皖新聞記者以代寫論文為由,聯系了多個代寫文章的商家,有商家明確拒絕,但也有商家表示“四五百元就可以代寫一篇3000多字論文”。
對此,有評論指出,不管是代寫還是被代寫,都面臨著職業(yè)風險。比如,?學術聲譽毀滅性打擊?。代寫行為一旦曝光,個人學術信用將崩塌。學者可能被剝奪研究資格,學生則面臨學業(yè)中斷,即便未被發(fā)現,虛假成果也將削弱其真實學術能力。
?種種跡象表明,付費發(fā)表已成為行業(yè)內比較常態(tài)的操作,特別是論文發(fā)表。而作家付費發(fā)表文章,在業(yè)內也比較普遍。
當然,更多的作家堅守底線,哪怕不發(fā)也不愿意掏錢。畢竟,絕大多數的作家都是清貧的,很多都是體制外的文學愛好者,還有點點“清高”的傲骨。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