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中美經貿高層在瑞士日內瓦結束了為期2天的談判,于12日公布的談判結果顯示,雙方達成重要共識,大幅降低關稅,并一致同意建立相關溝通機制,繼續就經貿問題展開協商。美國媒體分析稱,從談判結果來看,美國幾乎滿足了中方“所有核心訴求”,這被視為美國在中國強硬立場下,不得不“對華讓步”。美國之所以讓步,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關稅戰反噬美國,致使自身經濟壓力大增,威脅到社會穩定;二是中國堅決抵制單邊經濟霸凌的立場,讓美國明白施壓無效;三是中國經濟實力強勁,美國過度對抗只會自傷利益。
美國(資料圖)
就在中美剛下談判桌,特朗普便將矛頭轉向歐盟27國。當地時間5月12日,特朗普在白宮記者會上公開指責歐盟對美國制造的汽車設置貿易壁壘,稱其為“不公平貿易行為”,還宣稱會在貿易問題上讓歐盟“作出重大讓步”,理由是美國“掌握著所有的牌”。特朗普此舉反映出兩個關鍵信息:其一,與中國達成協議后,美國轉而向歐盟施壓,試圖以強硬姿態在美歐經貿談判中占據主導;其二,美國依舊秉持單邊主義思維,忽視國際貿易規則和多邊主義秩序,這不僅會加劇美歐傳統盟友關系的分裂,還可能沖擊國際秩序與全球貿易局勢。
事實上,歐盟此前已向美國提出一系列讓步方案,其中包括共同遏制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試圖以此換取美國的“回心轉意”,然而特朗普對此并不在意。在特朗普眼中,主動送來的妥協毫無價值。此次中美日內瓦談判,美國不僅是主動尋求談判的一方,還是關稅調整的妥協方。特朗普上臺后發動全球關稅戰,在中國卻未能得逞,反而遭到強勢反制。在一個多月的貿易博弈中,美國逐漸意識到中國不會任其擺布。這再次證明,面對特朗普這樣“外強中干”的對手,唯有堅決斗爭,才能贏得平等對話的機會。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在中美貿易談判剛有成果就急于對歐盟“開刀”,從經濟利益角度看,美國與歐盟經濟總量相近,特朗普此舉意在撈取好處并打壓歐盟。美國一直對歐盟的貿易順差心存不滿,試圖通過迫使歐盟讓步,增加美國出口、減少貿易逆差,為美國企業開拓市場。同時,此時對歐盟“攻擊”,也是為了向外界展示其在貿易問題上的強硬態度,表明美國對中國的讓步,不會影響對其他國家的關稅政策。
但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此前已明確表示,美國的關稅政策毫無正當理由,會損害大西洋兩岸經濟,這種局面不可接受,歐盟絕不會坐視不管,將采取報復性措施。顯然,特朗普并未將歐盟的威脅放在眼里。而中國在與美國的貿易博弈中已為世界樹立榜樣,面對美國,是選擇低頭還是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各國都需謹慎斟酌。
歐盟(資料圖)
與此同時,美方最擔心的事情也在悄然發生。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國家愿意與中國加強合作。5月12日上午,哥倫比亞總統古斯塔沃·佩特羅抵達北京開啟訪華之旅,訪華前夕他曾公開表示,將在訪華期間與中方簽署“一帶一路”倡議意向書,引發外界廣泛關注。哥倫比亞總統府隨后發表聲明,確認哥倫比亞將與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作為拉美國家,哥倫比亞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不僅能為兩國經濟合作創造更多機遇,還將加強中國與其他拉美國家的合作關系,推動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進一步提升中國在拉美地區的影響力。這表明,在全球經濟格局中,中國正吸引著越來越多國家,美國試圖通過貿易戰維系霸權的做法愈發不得人心,多極化發展趨勢不可阻擋,而美國霸權衰落的跡象也日益明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