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能不上就別上,研究生千萬不要上。
前幾天我聊了一個沉重的話題,高考改變命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盡管很多人難以接受,但這是不爭的事實,早覺悟早受益。寒門再難出貴子,時也運也命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運,現在這撥孩子要想成功,需要三代人的托舉。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有網友留言說我以偏概全,那是還沒意識到學歷貶值有多嚴重,985畢業生去小學當老師,211畢業生搶有編制的環衛工,我可以拍著胸脯說,大多數孩子并不適合上大學,不是說考不上大學,而是考不上好大學,上跟不上沒有區別,畢業即失業,學的東西卵用沒有,白白耽誤4年,浪費10-20萬投入。
更重要的是什么,是多數大學教不了本事,卻讓孩子穿上長衫就脫不掉了,找不到工作進廠打螺絲,或騎著電動車送外賣?一是他自個兒拉不下臉來,二是他受不了這種罪了。人民日報以前說過這種觀點,當時被罵慘了,但是仔細想想確實是這么回事兒,這叫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2025年高校畢業生達到驚人的1222萬人,其中985、211高校畢業生人數大約是78萬,越占總數的6%。我說大學能不上就別上,并不是說所有孩子都不要上大學,而你要衡量一下,您家的孩子是不是學習的那塊料,你能不能躋身前6%,如果不能,我真的建議不如去學門吃飯的手藝,知識貶值得很快,但是手藝越老越吃香。
學習難,就業更難。對于已經在上大學的孩子,他們的出路在哪里?前有車后有轍,30年前日本人已經走過了。1990年泡沫破裂,日本經濟進入“消失的三十年”,企業裁員潮滾滾而來,大批畢業生找不到工作。那時他們也迷茫,到底考研、考公,還是硬著頭皮先去打工。
1992年起,日本政府一邊喊科技立國,一邊大規模擴招,3年時間研究生人數翻了將近一倍。大家看看,是不是跟我們現在非常像,同樣都是一邊一邊,合著伙哄你考研,這就是陽謀,一方面延緩就業壓力,一方面教育產業化,其他行業不掙錢了,資本都涌入了教育行業,這是家長們唯一不惜血本的行業。
事實就是這樣,考研約等于韭菜被收割。當然我這么說不是絕對的,有些專業確實需要考研,光靠本科培養不夠,但是多數專業根本不需要碩士、博士,比如考公里的辦公室文員,比如有編制的環衛工,要高學歷人才純屬浪費資源,現在咱們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國考、省考很多職位也只要本科生。
在很多學生看來,考研是找不到工作的無奈之舉,無非是鴕鳥心態,能躲3年就再躲3年,心里想著在拖一拖,說不定周期就過了,但是沒想到這一拖,直接把自己拖進了更大更深的坑里,工作崗位只會越來越少,而且有限的崗位還要碩士博士了。我這么說不是危言聳聽,這就是學歷貶值帶來的惡果,就在眼前了。
當年日本政府跟高校、資本合謀,就是這樣犧牲了整整一代人,研究生畢業率從88%一路掉到17%,每年還有好多學生熬不住直接退學。更殘酷的是,即便畢了業又能怎樣,1998年日本碩士就業率只有58%,比本科生都低。最關鍵的是,畢業晚了三四年,年齡成了硬傷,女碩士畢業馬上就面臨著結婚帶娃,好的單位企業不要。
所以,當前形勢下千萬不要執著于考研了,尤其是不要把它當成對抗周期的避風港,越往后推,難度越大。
又回到我那句話,能不上大學就別上,但凡本科畢業能找到工作就別考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