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以“廿載匠心育桃李,四海弦歌啟新章”為主題的濰坊理工學院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濰坊理工學院中心校區(濰坊)圖書館報告廳隆重舉行。山東省人大原常委趙彥修、山東省民辦教育協會會長盛振文、以色列國家農科院前院長阿貝德博士等學界權威,濰坊市政府副秘書長王霞、市教育局局長王霞等地方領導,以及合作企業代表、兄弟院校負責人、師生校友代表等齊聚一堂,共同回顧學校20年辦學歷程,謀劃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活動通過多平臺同步直播,吸引全球校友在線參與,成為展示山東民辦高等教育創新實踐的重要窗口。
廿年深耕:從地方高校到國際化辦學的跨越之路
作為扎根濰坊的應用型理工高校,濰坊理工學院的發展軌跡折射出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的奮進歷程。學校前身為山東師范大學歷山學院,2019年轉設為獨立建制的本科高校后,始終以“勤樸端勇、求是創新”為校訓,在齊魯大地上書寫了從獨立學院到國際化大學的蛻變傳奇。從青州云門山下拓荒建校,到濰坊白浪河畔謀篇布局,再到與馬來西亞汝來大學合并辦學的國際跨越,20年來,學校構建起“一校兩區+海外”的辦學格局,形成智能制造、現代農業、新能源等特色學科群,累計為社會輸送數萬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成為山東民辦教育的標桿之一。
“20年是篳路藍縷的創業史,更是敢為人先的奮斗史。”學校董事長、校長金德祿在《敢教日月換新天——二十年辦學成果匯報》中指出,學校始終堅持“校企一體化、產學研用一體化”辦學模式,打造出三支支撐發展的“鐵軍”——深耕教學的師資隊伍、高效務實的管理隊伍、貼心服務的后勤隊伍,并凝練出以“實事求是、死磕到底”精神為引領,以“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為核心的“濰理工教育學”。濰坊理工學院在承前啟后、薪火相傳中,完成了一次次的跨越。一路走來,全體濰理工人深刻領悟到“只問是非、不計利害”的創業精神、“事在人為、死磕到底”的創造能力,這構成了濰理工人最寶貴的精神基因。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學校要進一步擔當起地方高校引領社會經濟發展的使命,堅定不移走特色發展之路,深耕新能源、現代農業、人工智能領域,打造應用型人才培養新高地;堅定不移推進開放辦學,以國際化視野重構人才培養體系,讓中馬校區的文明互鑒成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世界語言”;堅定不移扛起服務大旗,服務濰坊企業“組團出海”,讓大學智慧轉化為產業升級的澎湃動能。
產教融合:服務區域發展的“山東樣本”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地方高校如何成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濰坊理工學院以產教融合的深度實踐給出答案。會議現場,學校與中國銀行濰坊分行、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植物干細胞研究實驗室、英軒重工等單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動校企在人才培養、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領域的協同創新。常務副校長劉燕燕發布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升行動方案(2025-2029)》提出,將通過深化“有組織科研”、引育“雙師型”教師、布局數字化建設等七大舉措,構建與產業需求高度適配的人才培養體系。
這種“扎根地方、服務產業”的定位,在濰坊這片改革熱土上結出累累碩果。學校與上海交大聯合研制成功并產業化“世界第一臺吸附式制冷機組”,與山東大學聯合攻克國家863“冷熱電三聯供”課題,轉化產品遍布新加坡、印尼、德國等國家。現代農業與環境學院聚焦鄉村振興,開展的“安丘大蔥提質增效”項目獲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185萬元資助,助力安丘大蔥產業升級,提升農戶收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正如濰坊市政府副秘書長王霞在致辭中所言,“學校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優秀畢業生,有力推動了濰坊更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國際化辦學領域,與馬來西亞汝來大學合并辦學,為濰坊市高等教育邁向國際化開辟了新路徑。”
國際視野:民辦教育“走出去”的探索者
在“一帶一路”倡議縱深推進的背景下,濰坊理工學院以國際化辦學破解民辦高校發展瓶頸,成為山東省首所實現境外合并辦學的本科高校。馬來西亞汝來大學董事副校長Lucy Gege Jin在會上介紹,站在新起點,汝來大學將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戰略支點,推動模式從“資源嫁接”向“基因重組”的深度躍遷,力爭未來三年內躋身QS世界大學排名前500。通過構建“學科共融、師資共享、科研共創”的跨國教育共同體,為“一帶一路”沿線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與創新動能。
使命擔當:從“濰坊標桿”到“全省示范”的升級之路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濰坊理工學院的發展被賦予更深層的時代意義。山東省民辦教育協會會長盛振文指出,學校“聚焦高質量發展、深化國際化辦學、加強內涵式建設”的實踐,為全省民辦教育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當前學校新工科、新農科專業建設、跨國辦學人才儲備,正成為山東產業升級和對外開放的重要支撐。濰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韓幸福希望,濰坊理工學院以建校20周年為新起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勇攀高峰、再創輝煌,早日把學校建設成為“濰坊最優秀、山東有地位、全國有影響”的應用型名牌理工大學。
廿載風華,初心如磐。當濰坊理工學院以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為契機吹響新征程的號角,其背后不僅是一所高校的成長史,更是中國民辦教育在新時代破局突圍的縮影。從齊魯大地到南洋群島,從產業園區到科研前沿,這所扎根地方的應用型高校正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魄力,書寫著高等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賦能區域發展的新篇章。
山東省人大原常委、山東師范大學原校長、山東省老教授協會會長趙彥修教授,山東省民辦教育協會會長盛振文教授,以色列國家農科院前院長、濰坊理工學院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阿貝德博士,山東農業大學原校長、小麥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張憲省,濰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教科文衛委主任委員韓幸福,濰坊市政府副秘書長王霞,濰坊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王霞,濰坊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濰坊市貿促會黨組書記、會長、一級調研員胡文星,濰坊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肖建華,共青團濰坊市委書記李飛,寒亭區委副書記、區長,濰坊經濟開發區(農綜區核心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高斌,濰坊護理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崔照忠,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濰坊分行行長王平,北京廣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焦殿成,我校董事長、校長金德祿,黨委書記劉永波,各兄弟院校的領導,合作企業的代表,媒體界的朋友以及濰坊理工學院各級校友和師生代表們齊聚一堂,共襄盛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