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梁文鋒繼續讀博士,還有今天的DeepSeek嗎?如果王興興繼續讀博士,還有今天的宇樹科技嗎?如果汪滔繼續讀博士,還有今天的大疆嗎?”
5月17日,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的現場,福耀科技大學校長王樹國一連拋出三個問題,把全場的注意力拉回到“教育”這個根本議題上。
他坦言,這個問題他至今“百思不得其解”。雖然沒有明確答案,但他指出:“那些讀博士的,有些沒有他們做得好。”
王樹國直言,當前教育體系的問題在于“就是不改,不愿改”。他呼吁,別再束縛年輕人:“別折磨孩子了,放開手,該飛的時候就讓他們飛。”
他認為,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推進,人工智能等技術飛速發展,大學教育已被社會發展甩在后面。“AI已經教得比人類還好。”他打趣稱,現在導師判斷論文是誰寫的,“挑不出毛病的是AI寫的,有缺點的是人寫的。”
“教師的功能不是傳授知識,而是讓知識變成學生的能力。”王樹國強調,大學必須打破傳統的學科壁壘,與社會深度融合,“大學不應再是從外部撬動社會的支點,而應主動與世界對話。”
他指出,學歷不等于能力,真正的能力來自實戰訓練。“大學只是育了一棵苗而已。”
面向未來,王樹國提出2035年將是知識體系重構的關鍵節點,未來十年將是人才輩出的關鍵時期。
針對“文科是否將消亡”的爭議,他表示,人文與自然科學應并重,“缺一不可”。他強調,社會科學在新技術規范、法律制度設計中不可或缺,“忽視人文社會科學,將是人類文明的巨大損失。”(袁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