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后期,黃老師在縣城的中學之中教語文。到了二十七歲那時年他順利考上了師范專科,接著離開了大山,帶回來讓大家皆很艷羨的“鐵飯碗”工作。他對待工作,格外認真,做事始終都很勤勉,從未出過,絲毫差錯。每年考核之時,他所帶的班級,其語文成績,皆相當不錯,所以學校將他當作一位關鍵的教師。在此期間,領導屢次找他交談,委婉地表示,只要他再提升一下學歷,便很有希望晉升為教導主任。
黃老師乃家中五個孩子之中,唯一的男孩。自幼便被父母視作掌上之珠。按照老家的習俗,其父母早早便為他訂了親,對象乃是同村的李姑娘。李姑娘初中畢業之后,就一直在家里務農。她為人既勤勞又善良長相雖樸素,卻十分賢惠。在黃老師大學期間,李姑娘曾用售賣山貨所得的錢,接濟他的學業,二人感情,頗為深厚。大學畢業后,他們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不久,妻子生下一個女兒,黃老師很疼愛,但老家的父母卻不滿意,逢人便說:"長子不生兒子,老黃家就斷了香火。"在那個年代,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沒多久,妻子又懷孕了,依然是個女兒。這下老兩口更著急了,連黃老師自己也開始擔憂起來。
當時正是計劃生育政策最為嚴格的時候,作為公職人員,黃老師本應帶頭執行,規定僅能生育一個孩子。不過在家庭壓力之下,他與妻子冒險要了第三胎,且還是個女兒。兩個女兒無奈被送去他人家,只留下了大女兒。待到第四胎時,妻子終于是生下了一對龍鳳胎,兒女雙全。
消息很快傳到了學校。校長無奈地找他談話:"你是好教師,但違反政策太嚴重,上面查得緊,我保不住你。"就這樣,為了生個兒子,黃老師被開除公職,鐵飯碗丟了,成了一名普通農民。
失去工作的黃老師,不甘心吶,四處奔波去謀生。他做過些小生意,開過一小商店,可都沒賺到啥大錢。后來在親戚的介紹下,他去到了新疆一家企業當管理,憑借著自身的文化水平與能力,很快便得到了重用,工資待遇也是挺不錯的。他總算是松了口氣,覺得自己的命運終于是轉好了。
然而,黃老師常年在外,疏于對孩子的教育。兩個女兒早早輟學打工,他引以為傲的兒子學習成績平平,高考落榜了。兒子不愿復讀,整天和一群狐朋狗友在縣城游蕩,沉迷網絡游戲。妻子管不住,多次電話讓他回來管教,但黃老師工作忙,只能隔三差五打電話訓斥幾句。
在黃老師的安排下,兒子被送到新疆跟著他工作。可兒子不安分,嫌工作辛苦,沒做幾天就整天窩在宿舍玩手機。黃老師又給他找了幾份工作,他都是做幾天就不干了。無奈之下,黃老師只好把他送回老家。
如今,兒子已經三十六歲了,還是個光棍,不工作也不找對象。村里親戚幾次介紹對象,都因為他沒有穩定工作、不求上進而告吹。每次黃老師回家,兒子就伸手要錢,不給就甩臉子。黃老師問他為什么不工作,兒子理直氣壯地回答:"我干嘛要那么辛苦?你不是有錢嗎?我這輩子不結婚不工作,一個人活得自在!"
年過六旬的黃老師,至今仍在外地辛苦打拼,他曾經引以為豪的兒子,如今卻成了他心中最大的痛。當年為了生這個兒子,他丟掉了穩定的工作和前途,如今兒子卻選擇了"躺平",不思進取。每當想起這些,黃老師總是長嘆一聲,悔不當初。
村里人常說:"黃老師為了兒子丟了鐵飯碗,如今兒子卻成了他的負擔。"命運真是捉弄人啊,他為改變命運而奮斗一生,到頭來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