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此刻的處境,用一句俗話說就是“墻倒眾人推”。在剛剛落幕的中期選舉中,他的“新菲律賓聯盟”遭遇慘敗,原本高喊著要拿下參議院絕對多數席位,最后卻只拿了可憐的六席,連親姐姐都投奔了老對頭杜特爾特陣營。
按理說,選舉失利之際,理應低調修補內政,重整執政路線。然而,馬科斯政府卻反其道而行之,選擇在外交上猛踩油門,對華公然“下戰書”。當地時間5月15日,菲律賓國家安全委員會高層表示,即便在沒有獲得中方的許可下,也要對非法“坐灘”仁愛礁的“馬德雷山號”進行補給。
那么,為什么馬科斯政府非要在這個節骨眼對華挑釁呢?很大原因還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目前,菲律賓國內的情況可以說是相當糟糕,物價高漲、電力吃緊、外資出逃、就業慘淡,年輕選民群體強烈不滿,整個社會彌漫著一種對政府失能的憤怒和無力感,進而直接導致了馬科斯陣營的慘敗。
因此,在內政崩盤、選情低迷的背景下,對華強硬幾乎成了他為數不多可以操控的“政治杠桿”。炒作南海議題,一方面可以轉移公眾視線,模糊內政失分的焦點;另一方面,也能激發民族情緒,為他塑造“保家衛國”的強人形象,從而在政壇上挽回一些話語權和輿論主動權。
就在菲律賓對華“下戰書”的同時,越南也趁勢出手。5月15日,越南外交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堅決反對中國在南海實施的年度禁漁令,并已正式向中方遞交外交照會。這一舉動不僅是對中國海洋治理政策的直接抗議,更是越南在當前南海局勢升溫背景下的一次外交投機。禁漁令本是中國為恢復海洋生態、合理利用漁業資源所采取的常規管理措施,但越南此番高調表態,顯然是意在借菲律賓挑釁事件制造的國際關注熱度,為自身在南海的非法主張添磚加瓦。
然而,就在局勢一度緊張之際,中國卻先發制人。據中國海事局網站消息,三沙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5月15日8時至5月16日18時,南海6個海域軍事訓練,禁止駛入。顯然,中國此舉無疑釋放了一個極其明確的信號——面對外部挑釁與地區不穩定因素,中方不僅具備掌控局勢的決心,也具備迅速部署與應對的能力。這不僅是在戰術層面的防范,更是在戰略層面的震懾。
就目前的局勢來看,南海近期已經呈現出“外部壓力升高、本地挑釁增多”的復雜態勢。菲律賓之所以在此刻挑釁中國,除了對其國內政治利益的考量,更多的還是獲得了美國的撐腰。近年來,美菲軍事合作不斷升級,從頻繁的聯合軍演、軍事援助,到在巴丹群島、巴拉望島部署關鍵性戰略武器,美方不僅提供了軍事支持,還在輿論上對菲律賓的南海立場予以背書。
這種外部勢力的深度介入,不僅助長了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的冒進心理,也進一步復雜化了本已緊張的地區局勢,使南海成為全球戰略博弈的新焦點。而中方此次明確的態度也再次說明,南海不是試驗場,更不是博弈的犧牲品。任何國家妄圖以“灰色地帶操作”挑戰中國主權,最終只會在現實面前碰得頭破血流。這種鮮明立場不僅是對當前局勢的回應,也是對未來區域穩定秩序的制度性宣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