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網友爆料正新雞排雞腿大量生蛆#相關詞條在微博上引起廣泛關注,截至目前,該詞條的最新閱讀量為3954.7萬。
事件是15日,貴州仁懷有網友發布視頻稱,有顧客購買正新雞排的雞腿后發現了大量的蛆。對此,涉事門店店員稱,顧客早上買下午才來退,當時報警了。已對顧客賠償。當地市監局回應稱,已收到投訴,正在調查。
貴州仁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6日發布情況通報:網上出現關于“正新雞排雞腿里面全是蛆”的視頻,引發網民關注。我局高度重視,第一時間組織調查組依法進行調查。經查,該涉事門店證照齊全。我局已對現場同類產品進行封存并送檢,將根據檢驗結果依法查處。感謝社會各界對我們工作的關心支持,歡迎社會各界監督,積極提供舉報違法線索,共同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
無辜商家擔心受牽連
隨后記者走訪了三家南京的正新雞排店,建鄴店店長介紹:“目前未受事件影響,生意還不錯,自己店里對衛生和食品安全都十分注意,顧客主要是附近寫字樓的白領。”南湖店記者到的時候顧客正在排隊,店長一直忙著炸雞,生意火爆。記者隨即又趕到環宇城附近的正新雞排,此時商鋪稍顯冷清,店長介紹:“最近生意不太好,正對店鋪的馬路圍擋施工,影響很大。自己也看了雞腿生蛆的新聞,挺鬧心的,這件事對生意肯定會有影響,沒辦法有的店家是太不注意衛生安全了,連累大家。”
極速擴張,疲態漸顯
公開信息顯示,正新雞排的創始人是被譽為“小吃大王”的陳傳武,1995年他創辦了溫州市白云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和代理速凍食品。2000年,陳傳武在浙江溫州開設第一家正新休閑小吃店,憑借著獨特的口味和實惠的價格在當地迅速走紅。2014年,正新集團首個自有加工基地投產運營,隨著工廠、物流、倉儲、加盟等各個環節的成熟,正新雞排開啟了快速擴張之路。2017年門店數迅速突破1萬家,是國內小吃快餐品類中第一個突破萬店的品牌。2021之后,正新雞排開店速度放緩,與此同時,傳出大量門店關閉的消息。正新雞排官方發布的門店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1日,正新雞排的門店數僅有11619家。不到兩年的時間,正新雞排全國門店數縮減超過1萬家。
競爭加劇,品類遇冷
在消費者楊小姐的記憶中,與“雞”相關的街頭小吃大概出現在20年前,那時候席卷街頭的是用紙袋裝著、拿竹簽扎著吃的“臺灣鹽酥雞”。“后來,正新雞排、大臉雞排開始出現,尤其是大學城附近特別多,地鐵口附近也有不少。”
當年隨著韓劇的熱播,炸雞被帶火,與雞排、炸雞相關的餐飲細分賽道也日益火爆甚至擁擠。但賽道的火爆也讓品牌之間的競爭加劇,門店數量大幅增長,同品牌的門店開始瓜分有限的市場。此外,有業內人士分析,隨著人們的消費觀念轉變和升級,以油炸為主的炸雞、雞排不再符合人們的健康理念。
企查查App顯示,正新雞排關聯公司上海正新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法定代表人為夏春雷,注冊資本約4545.45萬人民幣,由上海立鼓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有觀點認為,雖然“年輕人還是那一批年輕人”,但是隨著餐飲、食品行業的產品、產能不斷加強,雞排的“替代品”也越來越多:炸串、卷餅甚至路邊攤,都讓雞排逐漸喪失競爭力。加上餐飲、食品行業的“內卷”,很多大品牌的打折、優惠頻出,也讓正新雞排的競爭力顯得越來越弱。有網友說,“以前9塊錢一份雞排還送酸梅汁,現在13塊錢什么也不送,還變難吃了。”還有網友說,網上的半成品雞排便宜得很,“可以說空氣炸鍋也搶走了正新雞排不少生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陳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