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中毒是中國食品安全的一個重要問題,近十年來,我國建立了一套由政府機構、臨床醫生、CDC專家、真菌學家等組成的蘑菇中毒防控體系。
基于蘑菇中毒防控體系,自2019年以來中國疾控中心系統收集蘑菇中毒事件信息,識別蘑菇種類、檢測毒素、分析空間和時間分布特征及物種多樣性,對蘑菇中毒暴發事件進行了系列調查,從而揭示了中國蘑菇中毒的空間和時間分布模式以及有毒蘑菇種類的多樣性。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與中毒控制所李海蛟、孫承業等在China CDC Weekly (Vol 7, No.19) 上發表了題為“Mushroom Poisoning Outbreaks—China, 2024”的文章,報告了中國2024年的蘑菇中毒事件信息,此次共調查了28個省級行政區的599起蘑菇中毒事件,共影響了1486名患者,導致13人死亡,病死率為0.87%。
在599起蘑菇中毒事件中,每起事件的病例數從1到14不等(中位數為2),其中11起事件涉及超過10名患者。
食用從市場購買的有毒蘑菇導致了17起中毒事件,涉及50名患者(包括2例死亡);食用干蘑菇后中毒導致了14起事件,涉及37名患者;食用未煮熟的野生蘑菇導致了10起事件,涉及15名患者。
時間分析顯示,蘑菇中毒事件全年都有發生,其中6月至10月最為頻繁,6月達到高峰。
地理分布方面,28個省級行政區地區均報告了蘑菇中毒事件,其中有13個省級行政區報告的事件超過10起。四川、云南、湖南、貴州和重慶是受影響最嚴重的五個地區,共有六個省報告了死亡病例,其中貴州5人,四川2人,重慶2人,黑龍江2人,湖南1人,江蘇1人死亡。
中國西南地區(四川、云南、貴州和重慶)受影響最嚴重,共發生321起事件,882名患者,9人死亡;其次是中部長江流域地區(湖南、湖北、河南和江西),共發生126起事件,235名患者,1人死亡;華東地區(浙江、安徽、江蘇、福建和上海)報告了59起事件,130名患者,1人死亡;其余地區無死亡病例。
2024年中國蘑菇中毒事件的月度分布
就毒蘑菇種類而言,2024年調查人員共鑒定出110種有毒蘑菇,導致7種不同的臨床癥狀,其中包括8種新記錄為中國有毒蘑菇的物種。2024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大青褶傘導致中毒事件數量最多,共有147起事件,影響269名患者。該物種還具有最廣泛的地理分布(存在于16個省中)和最長的活躍期(從3月下旬到11月下旬)。
致命鵝膏、軟鵝膏、淡粉鵝膏、褐鱗環柄菇和亞黑紅菇是最致命的物種,分別導致了2例死亡。急性肝衰竭和橫紋肌溶解是毒蘑菇中毒最致命的臨床表現,其余死亡歸因于急性腎衰竭和溶血。但是大多數中毒事件是由蘑菇引起的胃腸炎和精神神經紊亂,患者通常完全康復。
此外,2024年在中國發現了25種與精神神經疾病相關的蘑菇,其中最常見的三種是亞球狀鵝膏菌(14例事件影響35名患者)、黑紫炭筆菇(11例事件影響24名患者)和雙頭菇(8例事件影響13名患者)。
中國2024年引起中毒事件的常見毒蘑菇
報告指出,為了減少蘑菇中毒的發生率,需要疾控中心工作人員、醫生和真菌學家之間的更緊密合作。這包括開發多樣且易于獲取的有毒蘑菇教育材料,并開展廣泛的公眾教育活動,從而提高人們對蘑菇安全的認識。
參考鏈接:https://weekly.chinacdc.cn/en/article/doi/10.46234/ccdcw2025.106
識別微信二維碼,可添加藥時空小編
請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