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盒馬接連被曝光4款問題產品,從宣稱"保潔無抗"卻被指有致癌致畸風險的雞蛋,到農殘超標的庫爾勒香梨,再到使用膨大劑可致人體中毒、致癌,損傷肝臟和神經系統的獼猴桃,再到違規添加防腐劑的虎皮千層蛋糕,每一款問題產品都像一根刺,扎在消費者心里。
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消費者的監督意識日益增強,貴州一顧客拍到正新雞排炸雞腿里滿是蛆蟲,西安食客記錄下燒烤店員從泔水桶撈肉串重烤,廣東市民目睹臭豆腐攤主用"科技與狠活"讓豆腐瞬間變色......
這些觸目驚心的畫面通過社交媒體曝光,我們在為這些消費者點贊的同時,也不禁發問:這些被曝光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嗎?其他商家是否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食品和農產品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曝光出問題,是否與違規違法成本太低有很大的關系?
揭陽一商家在4000斤豬肉制品中添加硼砂,要知道,成人攝入1克硼砂即可中毒,15克便可能致死,而該商家在一年內竟用掉40斤硼砂。
然而,這樣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結果僅僅是3年4個月的刑期和18萬元罰金。
刑罰之輕與危害之重形成刺眼反差,違法成本如此之低,如何能震懾住那些利欲熏心的不良商家?
當食品安全面臨"劣幣驅逐良幣"的困境,消費者想吃上健康食物竟成了一種"奢望",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現實。
所幸,我們看到了有關部門的行動。5月10日,食安辦等六部門啟動食品添加劑濫用問題綜合治理,這讓廣大消費者看到了希望。
期待這次整治能"拔出蘿卜帶出泥",深挖食品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的隱患,對違法違規行為重拳出擊、從重從嚴處罰。
唯有讓那些視食品安全如兒戲的商家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才能形成強大的震懾力,讓后來者不敢越雷池半步,讓消費者不再為"吃什么"提心吊膽,讓"吃得放心、吃得健康"真正成為生活的常態,而不是遙不可及的奢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