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奮進時,戈壁筑夢新。天山南麓,庫馬拉克河奔騰不息,在這片廣袤的戈壁深處,由中國能建總承包公司承建的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正以鏗鏘的步伐書寫著新時代的水利傳奇。近日,工程建設捷報頻傳,為這片荒蕪之地注入勃勃生機。
三期面板首告捷 決勝年度總目標
5月17日,隨著第一車混凝土順著近120米的溜槽傾瀉而下,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三期面板首倉混凝土較總進度計劃提前289天完成澆筑。
(三期面板首倉混凝土澆筑現場 聶燦燦攝)
作為大壩的“防護甲”,面板施工是決定水庫蓄水功能的關鍵,三期面板更是關系到擋水建筑物是否能夠全功能運行的關鍵。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面板總面積達16萬平方米,混凝土總方量12萬立方米,按高度分三期施工,其中三期面板共分57個序塊澆筑,面積約6.5萬平方米,混凝土方量4萬立方米。此次澆筑的三期面板首倉混凝土方量為425立方米,需36小時連續作業,在施工過程中可能遭遇干燥高溫、大風沙塵、降雨山洪以及晝夜溫差大等惡劣天氣,施工難度巨大。
(三期面板首倉混凝土澆筑現場 聶燦燦攝)
創新科技破難題 智慧建造樹標桿
面對三期面板厚度變薄帶來的溫度控制挑戰,項目團隊與清華大學等國內頂尖科研院所合作,在大壩面板混凝土施工中創造性引入分布式光纖智能溫度監測系統,將傳統點狀測溫升級為全斷面連續監測,實現了數據實時采集與異常預警。“這一技術突破不僅解決點式測溫實時測點數量少,數據不連續,數據信號易受干擾等問題,提高面板溫度監測準確度,更為今后類似工程提供了技術應用經驗。”總工程師李陽自豪地說道。
作為國務院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以247米的壩高成為世界在建最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壩。自開工以來,建設者們以“追風趕月”的拼搏精神,提前完成截流、圍堰填筑、高邊坡開挖、大壩填筑等關鍵節點,展現了“中國速度”與“中國質量”。
(三期面板首倉混凝土澆筑現場 王湉蕊攝)
錨定目標再啟航 砥礪奮進譜華章
站在新起點,項目團隊將以首倉混凝土澆筑成功為契機,錨定“安全零事故、質量零缺陷、進度零延誤”目標,全力以赴2025年10月下閘蓄水、2026年首臺機組發點等關鍵節點。全體建設者正以更高的標準、更實的作風,為“做強總承包、做優集團化、打造雙一流”貢獻大石峽力量,讓這顆點綴在天山南麓高峽深谷中的“戈壁碧玉”熠熠生輝。(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記者毛衛華|聶燦燦)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