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作為最古老的農作物之一,其原產地位于中國,古稱“菽”。根據考古證據表明,早在5000年前中國北方就已開始馴化野生大豆(如夏家店遺址的“戎菽”)。大豆全身都是寶,其中一個重要特性就是具備高蛋白,能被制作成豆腐、豆漿等各種豆制品,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因此在中國古代也被譽為是“田中之肉”。同時大豆還因為含油量高,所以又被廣泛用來榨取食用油,也就是我們平常在市場上見的大豆油,受到很多人青睞。
而大豆就算是榨油后的副產品豆粕,也同樣富含蛋白質,是極為優質的牲畜家禽飼料原料。毫不夸張的說,中國今天之所以能實現吃肉自由,大豆功不可沒。
大豆
中國有超過14億人口,對食用油和肉類食品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對大豆及豆粕產能有較高要求,以2022年為例,中國豆粕行業需求量達到了7169.3萬噸。而中國目前國內大豆的產量2000萬噸,完全不能滿足消費需求,只能是大量進口。
以2023年為例,中國全年共計進口糧食約為1.6億噸,共耗資654億美元。而在這進口的1.6億糧食中,主糧小麥和稻谷加起來也才進口了1463萬噸,共計花費58.5億美元。剩下的主要是大豆、大麥和高粱等一些粗糧,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大豆,接近一億噸,共計花費4198億人民幣,折合596億美元。中國已經連續六年對大豆的進口量保持在9000萬~1億噸,而去年更是達到1.05億噸,進口額527億美元,屬于中國第七大進口類商品。
中國2023年主要進口類商品
為什么中國必須要進口大豆,而不能實現國產替代?這是因為對于14億多人口的中國來說,全國19.29億畝的耕地實在是太少了。同等人口的印度則是24億畝,多了近5億畝。美國只有3.4億人口,卻擁有23億畝耕地,人均耕地面積是中國5倍。剩下的俄羅斯就更不用說了,人口不過只有1.46億,耕地面積卻高達18.26億畝,人均耕地面積更是中國9倍。此外,像澳大利亞、阿根廷等國家人均耕地都要比我們多十幾倍,相對上述這些國家來說,中國的耕地和糧食壓力不可謂不大。
中國耕地分布圖
而為了保證中國的糧食安全,讓老百姓都能吃得飽飯,就不得不將其中的大部分耕地都被用來種植主糧小麥和水稻,這兩者播種面積加起來就超過了15億畝,而且是絕對不能縮減的。至于留給大豆的種植面積就只剩下1.5億畝,而美國是5億畝,巴西是7億畝。按照國內大豆平均單產133.2公斤/畝來算,總產量滿打滿算也就2000萬噸。而如果要實現大豆種植的完全自給自足,至少還需要7.5億畝耕地,而這一數字幾乎已經達到中國18億畝耕地紅線的一半,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
中國大豆主要產區
為什么我們不能引進轉基因大豆來提高國內大豆產量?這是因為即使我們大量種植轉基因大豆,最后也還是不能解決中國大豆短缺的根本問題。
大豆可以分為轉基因大豆和非轉基因大豆兩種,目前國內主要種植的就是非轉基因大豆。而轉基因大豆是通過基因改變后從而可以抵抗殺草劑——草甘膦的一種新型大豆。這種大豆可以避免在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劑時,會將普通大豆植株與雜草一起殺死,同時還有非常強的抗蟲害性,因此在產量上對比國內種植的非轉基因大豆有很大優勢。按照國外研究的普遍說法,轉基因大豆的種植面積每增加10%,其總產量就可以提升1.7%。
轉基因大豆和非轉大豆
而中國目前國內的大豆平均產量133~135公斤/畝,即使是單產最高的黑龍江墾區平均產量也只有167.5公斤/畝。而轉基因大豆的普遍畝產都在200公斤以上,最高甚至達到了230公斤/畝,兩者差距可以達到1.5倍。但問題是這點差距能夠彌補中國大豆總產量不足的問題嗎?答案顯然是不能的。因為耕地面積擺在那,即使畝產提高了1.5倍,1.5億畝大豆的產量也就增加了1000萬噸,總產量不過3000多萬噸,缺口依舊很大。
美國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
此外,還有一些人建議中國和俄羅斯共同開發外東北,從而獲取耕地種植大豆,這聽起來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和中國東北地區一樣,俄羅斯外東北地區同樣分布有廣袤肥沃的平原,總面積大概20萬平方公里,例如綏芬河——興凱湖平原、精奇里江平原和外三江平原等。而這里面除了黑龍江下游平原和庫頁島南部平原外,至少有一半可以耕種。以阿穆爾州境內的精奇里江平原為例,作物生長期在100~130天左右,完全適合大豆和玉米生長。
阿穆爾州現有耕地2700萬畝,其中大豆就占了一半還多。整個外東北現有耕地5000多萬畝,至少還有1.5億畝沒有開發,因此潛力可觀。不過這和中國所需種植大豆的7.5億畝耕地仍有很大差距,因此中國想要獲取大豆幾乎還是只能依靠進口。
東北和外東北地形
不過,既然都是進口大豆,我們為何不從俄羅斯等國家進口非轉大豆而是必須進口美國和巴西的轉基因大豆呢?例如在2024年中國進口的大豆中,轉基因大豆就達到了1.04億噸,而非轉大豆僅92.8萬噸。這是因為一方面轉基因大豆價格便宜,大概400美元/噸,而非轉大豆在500美元/噸左右,差距還是很大的,對于大宗商品進口來說后者顯然不劃算。而且最重要的不是我們不想進口,而是非轉大豆在全球無論是種植面積還是產量都實在太小了。
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國家分布
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趨勢
目前全球轉基因大豆的采用比例已經達到了72.4%。美國和巴西作為大豆的兩個主要種植國和生產出口國,其產量之和占全球大豆總產量的70%。而美國國內的大豆轉基因采用率達到了90%,巴西更是達到了99%。而反觀俄羅斯和烏克蘭等這些種植傳統非轉大豆的國家,其大豆總產量不過1000萬噸,安全無法滿足中國一億噸的進口需求。這是因為非轉大豆對比轉基因大豆,不僅產量低,而且出油率也要普遍低上4%左右,經濟價值低,因此在國際上并不吃香,市場占有率很低。
因此,中國無論是出于實際需要還是現實市場情況,都只能是進口轉基因大豆,因為確實別無選擇,除非未來有一天大家都回頭改種非轉基因大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