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當父母走后,我們突然發現,曾經以為血濃于水的親情網里,有些關系竟比紙還薄。
儒家講“親親而仁民”,本以為有血緣的親人會互相幫襯,可現實卻給人狠狠一擊。沒了父母這根維系親情的紐帶,有些親人露出的真面目,讓人寒心。
父母走后,這三種親人不如外人,離得越遠越好
一、只會算計利益,把遺產當“唐僧肉”的親人
父母離世后,最扎心的莫過于被親人當成“對手”,爭遺產爭得撕破臉。老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些親人平時不露面,一到分遺產時就像聞到腥味的貓,恨不得把老人留下的東西全吞進肚子。
有的兄弟姐妹,父母還在病床上時,躲得遠遠的,說自己工作忙、孩子小;等老人一走,立刻翻箱倒柜找存折、房產證。更過分的是,明明老人臨終前交代好了分配方式,偏有人跳出來說“不公平”:“爸媽的養老錢都花在你身上了,現在分房子你憑什么拿大頭?”這些話從親人嘴里說出來,比外人的冷嘲熱諷還扎心。
還有些七大姑八大姨,打著“幫忙主持公道”的旗號,實則想渾水摸魚。“你弟弟條件不好,就該多分點”“你是姐姐,就該讓著點”,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把不合理的要求說得理所當然。
這時候才明白,血緣關系在利益面前,有時候真的一文不值。就像老輩人說的“親兄弟,明算賬”,可遇上只認錢不認情的親人,再親的關系也會被利益蛀空,不如早點劃清界限,少些糾纏。
二、遇事就躲,比外人還冷漠的“假親人”
父母走后,才知道誰是真心疼你,誰是虛情假意。有些親人,平時在家族聚會上稱兄道弟,一口一個“有事兒說話”,可等你真遇上困難,立馬消失得無影無蹤。
你生病住院,打電話想讓親戚幫忙照顧兩天,對方支支吾吾:“最近我也忙得腳不沾地,要不你找個護工?”可轉頭就在朋友圈曬旅游、聚餐的照片。
你工作上遇到難題,想找親戚出出主意,對方敷衍兩句就轉移話題:“現在這世道,誰都不容易,只能自己扛”。這種冷漠勁兒,還不如平時點頭之交的鄰居。
更讓人寒心的是,有些親人不僅不幫忙,還在背后說風涼話。“誰讓他當初不聽勸,現在倒霉也是活該”“年紀輕輕這點事都扛不住,沒出息”。
老話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父母走后,遇上這種只會冷眼旁觀、落井下石的親人,真的沒必要再維系表面的情分,離得遠些,反而能少受點氣。
三、愛搬弄是非,把家族關系攪得烏煙瘴氣的親人
父母在時,家族聚會還有個主心骨,大家就算有矛盾,也能看在老人面子上客客氣氣。可父母一走,有些愛嚼舌根的親人就開始興風作浪,把好好的家族關系攪得雞犬不寧。
他們今天跟這個說:“你知道嗎?你堂哥在背后說你小氣,分遺產的時候太計較”;明天又跟那個講:“你弟媳婦到處說你壞話,說你占老人便宜”。添油加醋、無中生有,幾句話就能挑起兄弟姐妹間的矛盾。就像老話說的“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些搬弄是非的話,比刀子還傷人。
有些家族聚會上,只要這種親人一開口,氣氛瞬間降到冰點。東家長西家短地嚼舌根,挑撥完這個又說那個,最后好好的團圓飯變成了吵架現場。父母走后,再維護這種烏煙瘴氣的關系,只會讓自己心累。與其在是非堆里打轉,不如遠離這些“麻煩精”,過幾天清凈日子。
父母走后,我們才真正明白,親情不是靠血緣就能永遠維系的。遇上這三種“假親人”,真的別念著那點血緣情分,該斷就斷,該離就離。
把真心留給那些愿意雪中送炭、真心相待的人,哪怕他們和你沒有血緣關系,也比這些“吸血鬼”“冷漠鬼”“是非鬼”親人強百倍。往后的日子,遠離消耗你的人,才能擁抱真正的溫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