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時間換來的會議僅僅過了十分鐘就談崩了——談判桌上的茶杯還沒涼透,俄羅斯代表就已經臉紅脖子粗。
2025年5月16日,俄烏時隔三年重啟的面對面談判僅持續了不到10分鐘,俄方代表團團長梅金斯基當場“拍案而起”,指責烏克蘭“毫無誠意”。
那么,這場會議說了什么,俄羅斯方面有怎樣的訴求?
一、俄烏三年后坐上談判桌
據報道,16日下午,俄羅斯與烏克蘭代表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直接談判正式開始。本次俄烏談判是雙方三年多來舉行的首次直接談判,由土耳其外交部長費丹主持,在伊斯坦布爾多爾瑪巴赫切宮總統辦公室舉行,持續近2個小時。
可是,俄羅斯代表團于當地時間12點40分左右抵達會談地點多爾瑪巴赫切宮——他們遲到了10多分鐘。
開局不順的情況一直存在。在俄烏直接談判開始之前,俄羅斯談判代表團團長梅金斯基與美方代表進行了簡短會晤,美國、烏克蘭和土耳其代表先行舉行了會談。
一位烏克蘭外交消息人士表示,“會談開始后,來自土耳其和美國的代表團已離開現場”是俄羅斯方面提出的要求。該消息人士還稱:這一要求表明俄方正在“破壞和平努力”。
從開局狀況就能看得出來,俄羅斯的表現非常傲慢,完全沒有稍微謙虛和謹慎的意思——即使是不允許其他見證國家角色的存在,至少也應該守時禮貌。
果然,會議到了10分鐘左右,俄羅斯代表就迫不及待的“拍案而起”亮明條件:停火可以,哈爾科夫和蘇梅地區要變成緩沖區,要求烏克蘭軍隊撤出四個新加入俄羅斯的地區,否則下次條件中增加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
二、烏克蘭始終拒絕對方
不得不說,俄方拋出的條件堪稱“現代版《凡爾賽條約》”。談判桌上,俄方代表梅金斯基剛拋出四個條件,烏克蘭代表團就集體黑臉。
第一個條件堪稱“喪權辱國”:烏克蘭必須割讓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四州,這相當于讓烏克蘭失去 15% 的領土。這些地區占烏克蘭國土面積的40%,且包括黑海出海口和工業重鎮,一旦讓步等同于國家肢解。
第二個條件則是,要求烏軍規模縮減至10萬人以下,銷毀所有射程超過300公里的導彈,并接受俄羅斯主導的“安全監督團”。這相當于讓烏克蘭重回被蘇聯鉗制的情況——連澤連斯基的安保車隊都要向莫斯科報備。
第三個條件是寫入憲法——禁止加入北約和歐盟,且未來任何國際條約需經俄羅斯“咨詢”。這意味著烏克蘭外交政策自主性被徹底剝奪,淪為俄羅斯與西方的緩沖帶。
更讓基輔憤怒的是,俄方每次都先拋出相對“溫和”的戰俘交換議題,待烏方放松警惕后突然加碼領土要求,而這也是俄羅斯方面引以為傲“會談成果”。
三、普京的“胃口”不止于烏克蘭
據烏克蘭報道,烏國防部長、烏方談判代表團團長烏梅羅夫說:一個積極進展是雙方同意將互向對方移交1000名被俘人員。俄方代表團團長梅金斯基表示,對談判結果“總體滿意”,并愿意繼續接觸
事實上,俄羅斯的野心早已超越烏克蘭戰場。從 2022 年要求烏克蘭“中立化”到如今直接索要領土,俄方的條件不降反升。
這背后是普京試圖將戰場成果合法化的訴求,因為目前的情況是,盡管俄軍控制了烏東四州約80%的領土,但國際法并不承認其合法性,如果通過談判迫使烏克蘭割讓領土,俄羅斯自然而然就能 “師出有名”步步蠶食。
此外,俄羅斯想徹底瓦解烏克蘭的國防能力。他們要求烏軍裁員至8.5萬人意在削弱其防御能力,而俄方要求建立“區域安全監督委員會”實質是要將烏克蘭的軍事決策納入俄羅斯的控制范圍。
這種溫和的“非軍事化”的商議的真實目的是要把烏克蘭變成俄羅斯的“附庸國”。網友評論:俄羅斯坐下來談不是為了和平,而是為了幻想擁有蘇聯的威懾力
最深遠的考量是俄羅斯試圖重塑歐洲安全格局。
普京要求烏克蘭“永久中立”,并由中、印、土三國擔保,本質是想排除北約在東歐的存在,構建以俄羅斯為中心的亞歐安全體系。這種構想不僅挑戰了美國主導的北約東擴戰略,更是在亞洲鋪陳了一張盛大的帝國藍圖。
由此可見普京胃口并不小,甚至有些過分。因此,烏克蘭代表團團長烏梅羅夫表示,會談“毫無成果”,俄方的要求“不可接受”。
參考資料:
時隔三年,俄烏終于又談上了
俄羅斯與烏克蘭直接談判結束 雙方同意交換被俘人員-中新網
時隔3年 俄烏面對面兩小時談得如何_騰訊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