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50架全退?波音放出狠話,要停止供貨,我國C919硬氣亮劍!
波音公司現在因為中國市場突然出現的“退單潮”,正遇上了從來沒有過的大麻煩。2025 年 4 月的時候,中國的航空公司連著退了 3 架波音 737 MAX 客機,還暫停接收 50 架等著交付的訂單,這差不多就等于 50 架全退了。
中國是波音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給波音貢獻的交付量超過了 20%。就 2025 年計劃交付的這 50 架飛機,價值大概 200 億人民幣,這差不多是波音在市場不好的時候唯一能指望的了。
面對這 50 架訂單沒著落的困難情況,波音的 CEO 戴維·卡爾霍恩(Dave Calhoun)一邊特別傲慢地威脅,放話說“要是這種僵持的局面一直持續,就停止給中國供貨”,一邊又特別著急地大聲喊“中國市場不能替代”。
01 關稅戰火下的波音飛機“退單風波”
這場較量的起因是美國挑起的關稅事兒,這一下就讓波音飛機的進口成本漲了一倍,一架 737 MAX 的采購價直接漲到了 2.3 億美元,遠遠超出了中國航空公司能接受的范圍。
中國反擊的道理簡單明了:既然美國拿關稅把貿易規則給破壞了,中國才不會陪著玩這場單邊主義的游戲呢。可笑的是,美國還反過來指責,讓中國交“百億違約金”。就連波音自己心里也清楚——“中國從來沒毀約,只是按照 WTO 規則暫時不交易,哪有違約這一說?”
特朗普好像沒明白,關稅這大棒子根本不能讓中國屈服,只會讓中國進步得更快。比如說國產 C919 加快生產(2025 年打算交付 75 架),國產化率達到 65%的突破,長江 CJ-1000A 發動機完成 3000 小時耐久性測試,耐溫性能比 LEAP 系列高 8%,這就讓波音在技術話語權和市場被替代的雙重壓力下,不知道該咋辦了。
同時,中國在各個方面都通過創新突破、多方面合作的辦法改變著市場的規則。可美國現在技術、市場封鎖全都失敗了,又開始找盟友幫忙,想“拆東墻補西墻”。
02 印度、馬來西亞接盤?老美在博什么?
就在中國決定暫停接受波音客機,這引發了全球產業鏈的震動的時候,印度塔塔集團、馬來西亞航空突然大聲說:“愿意接手中國退回去的波音客機”。
這種看起來像是正常的商業流轉行為,實際上是美國把印馬當成關稅戰的緩沖地帶。印度用接收 30 架中國定制客機當條件,想換來波音對“光輝”戰機適航認證的那種模模糊糊的承諾。
而馬來西亞,掉進了檳城維修中心“開空頭支票”的陷阱,每架客機改造要花 200 萬美元,還得不到核心的航電技術轉移。這種不公平的交易把美國把盟友關系當成工具的本質暴露出來了,要清楚印度的航空市場容量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一,如果硬要接盤,會讓它的負債率超過 85%的警戒線。
而且,波音的供應鏈的確需要依賴中國的稀土、鈦合金等關鍵材料,美國所謂的“去中國化”實乃無稽之談。實際上,全球產業鏈的深度合作是不可逆轉的。
即便美國頻繁設置諸多壁壘障礙,中國也從未受其影響,更沒有自我孤立,反而一直在積極尋求合作機遇,期望實現全球資源的優化配置。這種“技術共享、利益共擔”的模式,能夠使合作的國家均從中受益。過往的經驗也在向我們表明,霸權主義的思維最終會給自身帶來損害。當下,美國推行霸權的成本已然超過所獲收益。
當美國專注于長臂管轄之時,我國C919硬氣亮劍!中國憑借 C919 百分之六十五的國產化率、生物科技的全球研發網絡以及半導體全產業鏈的突破,構建起了“去霸權化”的新規則體系,如今我國C919的訂單已經超過了1400架,就算沒有波音的飛機,我們也能翱翔藍天。
C919 的出色表現,就連美國也未曾預料!從停止購買波音產品到 C919 的大放異彩,中國并非意氣用事,而是通過實際行動詮釋了“通過斗爭來求發展”的明智之舉。當特朗普還在核算關稅賬單之際,中國已然悄然為未來布局,正在加速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