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如今的國際局面來看,世界似乎沒有想象中那么和平,雖然表面看起來沒有什么大范圍的戰爭,但局部的地緣沖突依然存在,而且都和企圖建立世界霸權的美國脫不了關系,例如中東地區持續發生的沖突,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熱武器對抗,甚至是韓國和朝鮮的較量。
這些都造成了國際社會的動蕩,當然最值得引起人們注意的還是持續三年之久的俄烏沖突,這場因為烏克蘭危機而導致俄羅斯采取的特別軍事行動一時陷入僵局。
從總統普京的初衷來看,對烏克蘭這樣的小國家所采取的軍事行動應該很快結束,但沒想到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之下卻持續了如此長的時間,最初的俄烏沖突已經演變為代理人之間的戰爭。
面對包括美國與歐盟在內的多方壓力,俄羅斯方面僅靠普京一人是遠遠不夠的,有一人堪稱俄羅斯的靈魂人物,如果沒有她,普京根本難以支撐到現在。
來自西方國家的制裁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仗,之所以能打這么久,主要是因為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以及多個西方國家的參與,由于烏克蘭本身傾向于加入北約,所以才引發了這場軍事沖突,作為烏克蘭此種想法的支持者,北約組織自然會出面。
美國作為北約組織的建立者,自然也難以置身事外,從具體情況來看,目前俄羅斯是以一己之力抗衡整個西方社會,美國的目的就是通過烏克蘭戰場對俄羅斯進行打壓和制裁,所以才會拉動整個歐盟和北約實施對抗。
但需要注意的是,盡管這些國家并沒有直接參戰,但卻想盡了一切辦法來讓戰爭延續,最典型的措施就是“兩面抓”。
首先是對烏克蘭,歐盟和北約盡可能對其給予軍事支持,除了大量先進的武器之外,美國甚至在烏克蘭直接部署了愛國者導彈攔截系統。
有了北約和歐盟的支持,烏克蘭完全有實力和俄羅斯打一場消耗戰,這場戰爭持續到現在,烏克蘭方面完全是依靠西方國家的支持在打仗,本國的經濟和政治現狀慘不忍睹。
很顯然這樣的作戰模式超出了俄羅斯的估計,因為美國和歐盟的參與沒能迅速結束掉這場沖突,所以在最初還有些被動,不過很快緩了過來,如今的雙方依然在對峙之中。
這些國家除了幫助烏克蘭之外,還對俄羅斯實施了多重制裁,有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諸多國家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都對俄羅斯實施了經濟制裁。
例如進行出口管制,西方國家通過限制國內國外產品出口以及提高關稅壁壘的方式,對俄羅斯在部分重要產業鏈上的產品供應形成阻礙,美國早在2022年2月24日就擴大了商業管制清單,例如微電子,通信以及航空電子設備對俄出口時需要許可證。
當然這只是一個幌子,因為在多數情況下,許可證的審查標準均為拒絕,除此之外,美國還對部分俄羅斯的能源航運技術公司以及國防設備制造商進一步加大了出口管制力度,試圖通過這種方法來加速俄羅斯全球產業鏈的脫鉤。
其次就是能源管制,能源作為俄羅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也成為西方國家打擊俄羅斯產業鏈的關鍵領域。
例如在2022年3月,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宣布停止了進口俄羅斯的原油以及石油產品,歐盟方面也緊隨其后,除此之外,少數國家對于俄羅斯的原油產品價格也進行了控制和打壓,在價格的限制之下,全球的能源格局發生變化,俄羅斯能源產業面臨脫鉤風險。
除此之外,西方國家還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利用美元的非對稱地位對俄羅斯實施了金融制裁,直接對俄方的結算造成了一定阻礙。
例如將俄羅斯的部分銀行排除出了國際清算系統,且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美國及其盟友已經凍結了俄羅斯大約超過3000億美元的央行資產,還禁止俄羅斯用美元或者通過美國銀行償還債務,削弱了俄羅斯利用外匯儲備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
為了獲得更好的制裁效果,美國還禁止俄羅斯的部分銀行進行個人資金交易,截止到2024年5月中旬,歐美已經對俄羅斯實施了13輪經濟制裁,具體措施涉及超過2100多個個人和實體,對俄羅斯的金融市場造成了巨大破壞。
普京背后的高人
俄羅斯方面卻給人一種處變不驚的樣子,眾所周知,作為總統的普京需要管理前線戰爭情況以及國家外交等具體事宜,尤其是目前戰爭依然在持續,情況依然隨時可能發生變化,靠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
在俄羅斯經濟面臨困境的情況之下,普京背后的高人就站了出來,她就是納比烏琳娜。
這個被稱之為俄羅斯央行掌門人的女子出生于1963年,在莫斯科大學馬列經濟系畢業之后,納比烏琳娜成功獲得了經濟學博士學位,后來又就職于蘇聯科學工業聯盟經濟改革問題管理委員會,1994年被任命為俄羅斯經濟改革司副司長。
納比烏琳娜前期在各個經濟職能的經歷,為后來對俄羅斯的經濟風險把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0年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統之后,納比烏琳娜曾擔任聯邦經濟部副部長,7年之后擔任俄羅斯經貿部部長,這項任命被認為是普京總統一大成功的人事安排,由于掌管俄羅斯的經濟命脈,納比烏琳娜也獲得了一個綽號,總統的王。
在其任期之內,納比烏琳娜進行了許多大刀闊斧的改革,針對俄羅斯的國情和發展現狀采取了許多正確的措施,在她的管理之下,俄羅斯的經濟穩步前進,通貨膨脹得到了抑制,對外貿易得到發展,國內中小企業也有一定復蘇的跡象。
除此之外,納比烏琳娜還有危機之中處變不驚的能力,俄羅斯在2014年,由于石油開采技術的進步曾出現了油價暴跌的危機,國內公司債務不斷增加,預算出現嚴重問題。
面對這樣的經濟沖擊,那比烏林娜直接將利率提高到了17%,通過這種手段吸引了大量的外國存款,利用這些資金完成再融資校正市場,并且對應出臺了政府鼓勵政策,同時還對本國深陷風險的企業興利除弊,由央行進行統一和兼并,直接維護了金融市場的穩定。
此人就像是驚濤駭浪之中的定海神針,總是能夠順利化解已經到來的危機,幫助國家克服困難,而在如今發生的俄烏沖突之中,納比烏琳娜同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此人從中維穩,普京總統根本撐不到今天。
強硬的反制措施
面對特別軍事行動期間西方各國的制裁,俄羅斯自然不會無動于衷,作為央行行長的納比烏琳娜很快就提出了反制措施,其中效果最為顯著的就是盧布結算令。
在納比烏琳娜的建議之下,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22年3月底簽署了盧布結算令。
退一步來說,這其實就是一次有針對性的貨幣結算政策,主要是憑借俄羅斯的空氣優勢,對于那些不太友好的國家,在結算的時候要求他們用盧布結清,而且根據俄羅斯方面的表示,天然氣只是一個開始,隨后用盧布結算的商品將會更多。
隨著這一道總統令的貫徹落實,谷物,化肥,金屬,木材甚至是石油等都要求用盧布結算,這一政策讓盧布的匯率出現了極大的反彈,甚至很快恢復到了俄烏沖突爆發之前的水平。
在很多人看來,納比烏琳娜的盧布結算令無疑是幫助俄羅斯打了一場漂亮的金融反擊戰爭,甚至有可能改變國際貨幣貿易體系,讓原本一馬當先的美元霸權出現崩潰。
而盧布結算令只是俄羅斯反制措施的開端,到了2023年8月31日,俄羅斯農業部副部長還表示,在未來俄羅斯或許只會向友好國家提供農產品的出口。
而且我們不得不承認,納比烏琳娜選擇在糧食領域動刀的手段無比正確,因為糧食是俄羅斯繼能源之后最具有優勢的另一個領域,作為十大糧食生產國之一,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小麥出口國,也是第二大糧食出口國,在國際糧食領域十分具有話語權。
如果在這一領域采用盧布結算,將會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截止到2022年7月1日,盧布相對于美元已經上漲了42%,一躍成為全球表現最好的貨幣,畢竟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與俄羅斯存在糧食合作現象,極有可能被盧布結算政策貫穿。
在納比烏琳娜的強硬經濟措施之下,俄羅斯的農產品出口額在西方多國的制裁之中出現了增長,給普京帶來了更好的經濟支持,也算是解決了后顧之憂。
這就是納比烏琳娜,俄羅斯的中流砥柱,甚至可以說是靈魂人物,沒有此人在俄烏沖突之中進行后勤保障以及經濟維穩,或許俄方早就面臨了失敗的結局。
參考文獻
[1]潘寅茹.盧布結算令放大招“拱火”全球糧食危機[N].第一財經日報,2022-07-04(A01)
.DOI:10.28207/n.cnki.ndycj.2022.002391.
[2]盧布結算,誰是輸家誰是贏家[N].環球時報,2022-04-06(011)
.DOI:10.28378/n.cnki.nhqsb.2022.003226.
[3]張怡.納比烏琳娜:俄羅斯央行女掌門[J].金融博覽,2021,(03):68-6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