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在雙方詳細商談后得以驟降,然而已經獲得的談判成效卻仍然無法滿足特朗普。當下,特朗普甚至想要以繼續增加關稅當作威脅,要求中國與美國簽定長久的關稅協議。
特朗普在兩度任期內都對中國發起了貿易戰,可即使2025年2月份特朗普突然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10%關稅,且如今中美兩國之間的新關稅稅率已經來到了驚人的125%,但中國始終都沒有選擇屈服。
由于中方不愿屈就于美方的關稅威脅,特朗普也不得不接受美國在關稅戰中并沒有勝利的結果。
當下,美國政府為了能夠重拾中美國際貿易合作,也是在5月10日開啟的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當中選擇了讓步。
就美國財政部長、貿易代表與中方達成的談判結果來看,美方已經決定終止對中方加征的91%關稅,并且終止24%的對等關稅,當下美方對中方的新關稅稅率為30%。
而中國也通過取消反制關稅的方式,表明了中方愿意重啟中美貿易合作態度。如果沒有其他意外,雙方高層的此次溝通將使得中美擁有一段為期90天的貿易蜜月期。
這對中方來說無疑是有利的,根據海關總署公示的數據來看,2025年4月份中國對美出口貨物同比減少了21%,但4月出口總值卻來到了3156.9億美元,增長率高達8.1%。
也就是說,一旦中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對美出口貿易,就可以在讓出口總值再創新高,這對于GDP的提高是有深遠影響的。
同樣的,美國也可由此獲益,因此從發展經濟的角度來看,中美貿易談判的決定是雙贏的。
只不過,就在中美雙方都一致表示會繼續完善經貿磋商機制時,特朗普卻突然在5月13日表示,如果中方在三個月的暫停期結束后仍無法與美方達成長期貿易協議,美國對中方的加征關稅還將大幅度提高。
而一旦稅率持續走高,即使美方對中國的關稅水平不會達到此前確定的145%,也必然會高于30%,這對于中美貿易合作的穩定秩序是極為不利的。
按理說,在中美已經達成一定的關稅合意后,特朗普根本沒有立場對中方表示不滿。不過,可能是礙于美國正在與其他國家就貿易合作進行商談,特朗普也確實需要以此證明美國的超然地位。
據了解,在美國總統走訪中東期間,美國政府已經和眾多國家再次商議了全新的關稅、貿易協議,而當特朗普返回美國后,美方還將推動額外20-25個貿易協議的簽訂進程。
除了中東方面與美方的貿易合作重建聯系外,印度商務部長也準備于5月17日后訪問美國,以促成和美方的關稅談判。
至于印美關稅商談告一段落后,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還將訪問南韓尋求貿易磋商的機會。
由此可見,特朗普所謂的威脅言論針對的并不是中方,而是為了借此表達美國政府對全新貿易協議的態度,即接受談判但依然要保持美國政府的優勢地位。
特朗普雖然通過關稅獲得了短期效益,但也了解關稅稅率居高不下已經引起了他國的不滿。現如今美國政府正在悄然改變的對外貿易策略,則讓特朗普在外出走訪時收獲了諸多國際訂單。
例如,美國除了會退出與中東國家的全新貿易協定之外,還將從沙特阿拉伯帶走總計6,000億美元的投資,而在國防方面,美國也承接了價值1,420億美元的軍事訂單。
可以說,美方政府正在一步步消除高額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轉而從其他領域吸引他國的投資興趣,而一旦美國的貿易形象轉型成功,美國將從短期效益以及長期效益兩方面獲得巨額收益。
中美雙方于5月12日發布的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不僅讓中國的出口貿易迎來新機遇,也讓其他國家獲得了與美國談判的正確模板。
至于美國,則是借著與中方的談判機遇間接表明了下一步的貿易合作策略。
中方的帶頭讓國際貿易合作有了恢復的可能,三個月的時間,則讓中國有機會觀察其他國家和美國的貿易合作變化,而這些變化將在三個月后決定中美貿易協議的導向。
無論在怎么說,各方得益的第一步都是重啟國際貿易合作,只要合作不停,隨后的發展機遇便可以通過貿易談判來謀求。中方愿意與美方談判不僅是為了本國的發展,也是為了讓世界的貿易秩序重歸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