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軍區司令對調后的一天,一位之前被從南京軍區副司令崗位調走的干部,寫了張關于許世友的大字報,送到南京軍區黨委。那時候很亂,南京街頭出現鋪天蓋地的各類大字報,其中許世友的名字頻繁出現,是當之無愧的主角。
這上上下下的陣仗架勢,明擺著是要“火燒”已經調任廣州軍區當司令的許世友。其中有份大字報,要求在軍區內公開。南京軍區收到這份大字報時,軍區司令丁盛正在視察舟山群島,勘測地形。
丁盛還沒看完,突然接到軍區政委杜平的來電,要他馬上回去。丁盛說自己還沒看完,杜平不聽也不解釋,只是一味地催促:“你快回來吧?!倍∈⒒厝ズ?,才知道這大字報的事。杜平讓丁盛回來,就是討論這大字報是否公布出去。
丁盛和許世友的關系很復雜,這是由二人73年對調導致的。有人會說了,那怎么其他參與對調的司令沒有出現這樣的問題?
一是廣州軍區和南京軍區自身的特殊性,前者跟黃永勝有著扯不斷的聯系,后者是管轄張春橋等人的發源地上海;二是許世友、丁盛的軍銜相差較大;三是兩人的脾氣都比較爆和直。
許世友和丁盛在各自的新工作地,采取多種方式“大動干戈”;而這,自然難免會誤傷一些清白者。這些被誤傷者,或多或少跟老上司有點關系,一來二去他們就互相看不太順眼。
例如服務許世友十多年的機要秘書李文卿,丁盛從一個收發員處,看到李寫給許世友原保健醫生的信,其中有不滿“批林批孔”的內容。于是,丁盛在一場大會上點了李文卿的名。
據李文卿所說,輿論沒有講自己的不是,而是對這樣亂翻私人信件,違法亂紀、違背職業道德的行為嗤之以鼻議論紛紛。
而廣州軍區那邊,許世友也在嚴查有關“913”逃跑的事,把丁盛的秘書等人抓起來過。
公不公布那份大字報,丁盛很聰明地沒有決定(他后來自述看都沒看過),更沒有參與決定,他把大字報交給軍區黨委,讓他們來決定。
當時南京軍區黨委召開會議,共有四人參加。會開得有些尷尬,瞻前顧后不知憑怎樣的標準去決斷。公布吧,等于默認“火燒許世友”,有縱容、打擊老首長之嫌,將出現“引火燒許”的惡劣影響;不公布吧,容易引起“壓制民主、民意”的嫌疑,容易造成軍區的動蕩。
有一點是與會人員共同看法:這大字報就不該送到南京軍區來,許司令已經調到廣州軍區去了,要送就自己送廣州軍區去,南京軍區一旦公布就會傳到廣州軍區,這樣互傳大字報是極度不利于軍隊穩定的。
會議開得尷尬和沉默,最后是南京軍區第一副司令兼參謀長的肖永銀開口,把這個僵持住的局面打破了?!拔业囊庖娛牵妳^把這份大字報的內容,寄給毛主席,讓毛主席定奪。毛主席什么態度,我們就怎么辦。這樣一來,我們對內、對外都有了說得過去的解釋?!?/p>
肖永銀這是在害許世友嗎?當然不是,兩人算半個老鄉(同生在大別山),又是紅四方面軍的老戰友,建國后在南京軍區攜手合作十多年,肖永銀怎么可能坑許世友。
肖永銀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毛主席非常了解許世友,肯定不會讓許世友受到污蔑和無妄之災。
肖永銀的建議得到一致贊同,在會上通過。于是由政委杜平執筆,給毛主席寫去一封關于“火燒許世友”大字報的信。四五天過去,遲遲沒有動靜從北京傳來。沒有動靜,也是一種動靜。
后來丁盛催問,大字報的事怎么處理?杜平和肖永銀回:“毛主席沒回答?!倍∈㈩D時了然,沒有再說話。有人說,毛主席曾應允諾許世友去世,不用火化埋葬,既然死后都不許“火燒”,生前又怎么讓?
其實毛主席收到杜平的信后,是做出了反應,他重復了八大軍區司令對調時講過的幾句話:“你那出氣的人、不喜歡的人都走了,你還貼大字報嗎?糾纏歷史舊賬,容易走偏方向啊。”
這話,大概是壞人怕傳出去,更沒人敢“騷擾”許世友了,便故意攔住沒往下傳。這事在前幾年不是沒有過,如賀龍平反一事,張春橋裝沒聽見。
可能是受此事的影響,不久杜平和肖永銀都不在南京軍區任職了。杜平是突然被免職,肖永銀是突然被調到成都軍區任副司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