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報道,5月10日,印巴雙方突然宣布停火,這標志著自5月初印度對巴基斯坦發起“辛多爾行動”以來,兩國之間的激烈軍事沖突暫告段落。印巴停火,既事發突然,亦屬情理之中,其背后包含著兩國在戰略、戰術和外交層面的諸多考量。盡管暫時實現停火,但導致雙方不斷發生沖突的根本性矛盾遠未消失。這也要求印巴雙方及時從這次沖突中總結經驗教訓,防止雙邊分歧再度升級為軍事沖突。
印巴是宣布停火了,但也沒完全停,巴基斯坦稱在白沙瓦機場附近擊落了一架印度無人機,印度防空部隊稱對巴基斯坦無人機進行了攔截,雙方都指責對方違反了停火協議。其實這次停火的關鍵是印度,巴基斯坦一直都不想打,甚至在能擊落印度15架戰機的情況下,只擊落了5架,就是怕沖突升級。為啥呢,因為萬一把印度逼急了,來一場全面戰爭,巴基斯坦即便贏了,也會付出一定的代價。最好就是點到為止,別再擴大局勢了。
莫迪(資料圖)
從公開消息看,是美國政府居中斡旋,才讓印巴軍事危機得以迅速緩和。巴基斯坦外交方面向美方的調解努力表示感謝。不過,無法理解的是,在印巴沖突爆發后不久,美國副總統萬斯表達的“事不關己”的態度,和美國利益與印巴沖突的關聯到底有多大,為什么美方現在又突然愿意當“和事佬”了。美國CNN的報道曝光了不少內幕。比如,印巴空戰爆發后,CNN主動聯系法國達索公司,并確認多架印度“陣風”戰機被巴基斯坦擊落。
在巴印沖突升級的危急時刻,中國展現了高超的外交智慧。中國外長王毅分別與巴基斯坦副總理達爾、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通電話,明確提出“停火止戰符合雙方根本利益”,并推動雙方達成協議。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美方促成停火”,但巴印雙方均未提及美國作用,反而多次感謝中國。分析指出,中國通過“建設性中立”策略,既避免直接選邊站,又以經濟支持(如100億人民幣本幣互換協議)增強巴方戰略韌性,成為唯一被雙方接受的調解者。
莫迪(資料圖)
對印度來說,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后,不對巴基斯坦做點什么,考慮到當前印度的民族主義情緒,印度領導層覺得無法交代。所以,印度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呼吁,宣布對巴基斯坦展開“朱砂”軍事行動,給巴方造成了重大傷亡。從前幾天的戰果看,印度認為自己取得了重大勝利。至于印度方面的損失,印度人未必知道,即使真知道了,也未必都信。
巴基斯坦方面,前面也說了,遭受了重大損失,但也展開了堅決的反擊,認為自己取得了更大的實質性勝利。
近日,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發表全國講話,感謝全球領導人和各國在巴基斯坦與印度緊張局勢加劇期間給予的支持。報道稱,夏巴茲在講話中還對巴基斯坦的“社交媒體用戶”表示感謝。報道還說,夏巴茲尤其重視中國,特別提到了巴基斯坦的這位長期盟友。他說:“我必須提到他們。”他補充說:“我從心底里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他稱中國是“非常親切、非常值得信賴和非常親密的朋友”。他還對中國人民表示感謝,“他們總是……在巴基斯坦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
莫迪(資料圖)
以現在的戰果,巴基斯坦對內部也足夠給出交代,對印度也有足夠的談判籌碼,在這個時候選擇接受停戰,其實也是最明智的選擇。這一點巴基斯坦早就已經預料到了,所以在印巴爆發空中沖突之前,就希望包括中美俄等國在內的國際社會介入調查,以查清真相。總而言之,這場印巴沖突迅速擴大,再到嘎然而止,背后博弈的絕不僅僅是印巴雙方,還有印巴背后大國博弈。之所以印巴能迅速達成停火,也是背后大國已經私底下談妥的產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