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玉米正拔節,天公卻不作美。近一周河北、山東多地陰雨連綿,部分地區累計降水量超50毫米。“玉米稈子瘋長,可根底下泡著水咋整?
”邯鄲老農李大叔直嘆氣。田里積水排不出,玉米根系缺氧,葉子都打起了卷兒。
農技站數據顯示,河北已有300多萬畝夏玉米受漬澇影響,葉面發黃比例達兩成。
這茬玉米正是需光關鍵期,連續陰天讓光合作用跟不上。有農戶試著打葉面肥,可效果咋樣心里沒底。“往年這時候太陽足,現在天天陰著臉,穗子能長飽滿嗎?
”德州老張蹲在地頭發愁。更讓人擔心的是,天氣預報說下周還有三輪降雨。土壤濕度持續超80%,根部病害怕是要抬頭。
“倒春寒剛熬過去,咋又來這茬?”不少人想起年初那場低溫,心有余悸。村頭廣播天天喊排水,可低洼地塊機械進不去,全靠人力挖溝。
年輕勞力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哪吃得消這體力活?
眼看著隔壁縣去年澇災減產兩成,今年的收成懸了。
農業專家說,當前關鍵是清溝瀝水,可配套設施跟不上成了大問題。“要是地頭都有排水溝,哪會這么被動?
”有村民抱怨基礎設施投入不夠。
也有人疑惑,近些年極端天氣咋越來越多?氣候變化影響農業,這不是書本上的話,正實實在在發生著。
河南北部同期降水量比常年多40%,同樣的問題也在蔓延。玉米灌漿期需要干爽,現在卻泡在水里,產量損失難以估算。
“政府能給點補貼不?買抽水機都要好幾千塊。”有農戶提出訴求。
可補貼申請流程長,遠水解不了近渴,眼前的排水才是頭等大事。
村里湊錢租了抽水設備,可地塊分散,效率低得很。“要是能統一調度機械,說不定能少受點損失。”合作社負責人道出心聲。
這場陰雨暴露出農田水利的短板,也讓農民對天氣更加敏感。“靠天吃飯的日子啥時候能變?
”有人開始琢磨設施農業,但前期投入讓人卻步。
更多人還是盼著天氣轉晴,畢竟莊稼等不起。天氣預報說明后天有短暫間歇,農戶們準備抓住時機噴藥防病。“能搶一點是一點,總比干等著強。
”李大叔扛起噴霧器就往田里走。
這場與陰雨的較量,還在華北平原上持續。
未來十天的天氣走勢,成了萬千農戶最關心的事。
“老天爺給點力,別讓一年辛苦白費啊!”傍晚時分,田埂上響起這樣的嘆息。
農業靠天,卻不能全靠天,提升抗災能力才是長遠之計。
可眼下,大家的目光還是緊緊盯著天氣預報的每一個字。這輪陰雨過后,玉米能不能挺過來,還是個未知數。
關注天氣變化,及時做好田間管理,是當下唯一的辦法。希望接下來的晴天能多些,讓莊稼好好長,讓農民少些愁。免責聲明:天氣預測存在不確定性,具體應對措施請咨詢當地農技部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