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原麥本該金黃,河南多地卻現"早產"麥。駐馬店確山鄉道上,農戶掃青麥稈成摞鋪滿地。
南陽市唐河種糧大戶,百畝麥田旱情兩重天。灌溉過麥穗青黃挺立,未澆田麥苗枯黃癟殼。
"今年旱情比14年還兇。"王先生摸焦脆麥稈嘆。腳下土地板結成塊,干旱威力讓農戶直搖頭。
氣象數據很扎心:4月起河南40%縣市重度旱。豫西豫中豫北高溫烤,旱情持續讓人心里焦。
4月20日后三次降水,南部旱情倒是緩一緩。可洛陽丘陵地帶灌溉貴,每小時電費20元高。部分農戶花千元,才澆十畝薄田成本高。
周口太康農戶張明愁,20厘米麥苗難成穗。未澆灌田地幾乎絕收,提前收割成止損招。
中國農大胡教授分析,青粒搶收有多重因由。飼草需求急、騰茬種玉米,還怕"爛場雨"來鬧。
他提醒灌漿期收割,千粒重降15%-20%不少。
"像讓長身體孩子打工。
"無奈之舉滿是辛酸。確山農業農村局算賬,每畝減產至少200斤。
折合收入損失超300元,農戶心里直犯堵。當前零星收割在丘陵旱地,洛陽90%麥田還在灌漿。洛寧農技人員指導噴藥,促籽粒飽滿有辦法。
新鄉延津啟動智慧灌溉,墑情傳感器精準補水。
河南省政府撥1.2億抗旱,支持豫西打井修渠。6月上旬收割前保產量,這是眼下緊要事。
確山任店麥田邊,向先生記錄特殊年份景。聯合收割機與播種機接力,青麥送飼料廠急。相鄰地塊耕土機在忙,準備播夏玉米不耽擱。
干旱博弈中農民有智慧,傳統經驗加科技上。
中原糧倉豐收希望在,咱農民咬牙往前扛。但這旱情影響有多大?后續天氣還得緊盯住。
減產損失咋彌補?
政策幫扶別讓農戶心涼透。種地靠天吃飯不容易,咱得想想長遠招兒。
提高小麥抗旱品種咋樣?水利設施再加強行不?
這些問題值得細琢磨,關系咱農民收成呢。關注天氣變化很重要,及時應對才能少損失。以上信息供參考,具體情況以當地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