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托育服務圈”智慧地圖、“石庫門里的海派小囡”學前教育特色活動和科學育兒“營養禮包”……5月17日,“‘六一’與童行 ‘益鷺’共成長”2025年黃浦區科學育兒指導活動在小鷺島黃浦濱江8號觀景平臺啟幕,黃浦區教育局攜手多方力量為全區家庭送上一份特別的“六一”成長禮包。
活動當天,黃浦區教育局發布了三項托育服務新舉措,“10分鐘托育服務圈”智慧地圖整合了全區公辦幼兒園、社區“寶寶屋”及普惠性托育點各類資源點位,家長們地圖在手,就輕松獲取“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大同幼兒園的孩子們通過沉浸式路演《南昌路上的小紅駒》,用兒童化的語言講述了南昌路上的紅色烽火故事——“石庫門里的海派小囡”學前教育特色活動正式開啟,將充分發揮區域資源育人功能,在多樣化的真實場景中,把城市歷史、文化基因和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緊密結合,讓更多孩子在多元場景中成長為兼具中華優秀文化底蘊與全球視野的“海派小囡”;凝結了黃浦區幼兒園多年實踐結晶的雙語《寶寶營養水》也作為禮物送給了爸爸媽媽們,這本書里提供了100種按四季氣候和八大保健功能分類的“營養水”配方,成為新手父母的好幫手。此外,作為“教養醫結合”的合作成果之一,衛健委還精心準備了營養水材料包,通過“萌娃加油站”活動,為黃浦區社區家庭送上關愛。
黃浦濱江“益鷺童行”兒友好暢游項目也于當日正式啟動:作為“上海市兒童友好先行實踐區”,黃浦區以兒童需求為導向,以科學育兒為基石,構建“政府主導、家庭參與、社會協同”的網格化服務格局,深度融合“教養醫”資源,集結社會各方力量,通過科學育兒指導“六進”行動(進社區、場館、園區、樓宇、家庭、婦幼醫院)和立體化指導賦能兒童成長。
據了解,今年的活動呈現四大亮點:黃浦區婦幼保健所“悅童悅健康”項目以兒童友好城區建設為框架,整合婦幼保健、精神衛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多領域資源,構建覆蓋兒童早期發展的三級服務網絡,推動健康服務下沉。
秉承“每個孩子都應綻放獨特光芒”的信念,黃浦區構建了“1+2+8”學前特殊教育布局(指1 個學前特教指導中心,2 個學前特教班,8個學前特教資源點),全力保障特殊需求嬰幼兒的融合教育權益。這份守護之約從未孤單,上海灘餐廳與區特教指導中心簽約,助力教育公平“一個都不少”。自2018年起餐廳持續為特殊兒童送上兒童節祝福,今年再次為黃浦區“星星寶寶”精心準備禮物,用行動傳遞社會關愛。
今年,五里橋街道兒童服務中心成功入選上海市首批100個兒童友好特色實踐點。為持續深化兒友好建設,街道聯動多方資源,在黃浦濱江打造小鷺島兒童友好戶外空間,傾力推出“多彩濱江·益鷺童行”里灘小鷺島兒友好文明暢游項目。以"教育、健康、自然、公益"為核心,以主題嘉年華以及特色工作坊等形式,涵蓋里灘citywalk、露天音樂會、親子工作坊、藝術工作坊等,為社區兒童和親子家庭量身定制的精彩活動,助力構建“15分鐘兒童友好生活圈”。
作為黃浦區“育兒加油站”品牌的延伸,本次活動通過多維度場景為家長提供“可感知、可實踐”的科學育兒支持:楊浦區教育局與衛健委聯合組建專家團隊,開設“科學育兒大講堂”線上直播間,“育兒面對面”一對一線下咨詢,涵蓋嬰幼兒照護、早期發展等熱點問題的專業解答,8位來自教育、醫學領域的專家為千余戶家庭提供針對性指導;“小人國游戲指導”設置了百余種適合0-6歲嬰幼兒家庭的親子游戲,涵蓋戶外運動、傳統弄堂游戲、創造性藝術體驗等多種類型。引導家長將生活場景轉化為教育資源,掌握“會陪玩、會溝通”的七項核心能力。
從“10分鐘托育圈”的便捷服務,到濱江岸線的“兒友好”空間煥新,黃浦區正通過多部門協同聯動與資源共享,將高品質的兒童友好服務送到更多居民身邊。
原標題:《六一前夕,黃浦給爸爸媽媽送上三份“成長大禮包”》
欄目主編:徐瑞哲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龔潔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