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有些醫生更像是醫療器械操作員。
最近跑了幾趟醫院,越來越覺得現在的醫生有很多正在喪失“望聞問切”的基本技能。
首先要說,現在醫院的硬件條件真的是越來越好了,醫生數量也在逐年增加,素質也越來越高。
但是,我要說但是,一些科室、一些醫生,給人的感覺就像是離了檢驗報告,啥也做不了似的。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一去看病,先開一堆檢查單,又是抽血,又是驗尿,又是X光......等忙乎大半天(有些檢查項目還要提前預約,當天都未必做得了),拿著一堆檢查報告又掉頭再找回醫生的時候,醫生才有可能給出診斷結論并開藥。
老實說,久病成醫,一看檢查報告,甭說醫生了,連我自己都能猜得到常見病癥會開啥藥給我了,雖然說這種醫療檢查越來越科學嚴謹,但是給人的感覺又像是離了這類檢查,一些醫生都不知道如何看病了,這跟醫療機器操作員又有多大區別呢?照這個邏輯下來,一些簡單的頭疼腦熱病癥完全都不需要值班醫生,有臺機器+AI就可以了。
簡單的病是這樣,那復雜一點的病呢?告訴你,也未必。
一個朋友是醫生,他曾經給我說過,國內目前誤診率其實很高,具體多高,他不說,怕你們不敢去看病了。我說,那咋辦?多換幾家醫院,多找幾個醫生,誤診率自然就下來了,我暈。小病自然不用來回跑,大病還是要謹慎些,多看幾家綜合比較一下沒有壞處。
前幾天感覺打完球腰膝都有些不太舒服,就去某三甲醫院看骨科,掛了一個主任醫師的專家號,結果問了沒兩句,就讓我先去拍核磁共振,還得預約,三天后才能拍,幾千塊就一下子沒了,拍完片子再復診,告訴我沒有什么具體病變,不用開藥,回去加強鍛煉即可。我倒,該疼還是疼,合著這錢就打水漂了。
掉頭我就去了一家運動康復醫院,人家醫生蠻專業,不用儀器,通過關節按壓、摸排很快就診斷說只是關節有些炎癥,暫停運動,通過幾次指法推拿與針灸就可以恢復了,掛號+診斷治療才幾百塊。人比人真是氣死個人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