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由于書寫的開放性,更適合肆意抒情,所以被認為是書法的最高境界,凡立志學書者,無不以草書為最終目標,歷代都不乏草書大家,而歷代書法大家無不精通草書,草書不僅是書法美的集成,更對其他書體有著很強的輔助作用,不通草書的人他的其他書體也必然缺乏神采。
草書最初是為了書寫便利而出現的,由篆隸演變的章草是草書的最初形態,楷書出現以后,草書也進行了重要的演變,形成了今草。今草又有小草和大草之分,小草又稱獨草,是每個字都獨立存的草書,大草又稱狂草,是將幾個字連綿書寫的草書。
每種草書都有佳作存世,索靖的《急就章》是章草中的經典,王羲之的《十七帖》,懷素的《千字文》都是小草的典范,張旭的《肚痛帖》,張芝的《冠軍帖》,懷素的《自敘帖》都是狂草的神品。
當今書壇也不乏草書名家,由張旭光先生領銜的草書四人組,集合劉洪彪先生、胡抗美先生、王厚祥先生和張學群先生等當今草書佼佼者,致力于大草書的探索創作,填補了這一書體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的空白,也為賦予大草書鮮明的時代特征。
傳統造詣深厚的王冬齡先生的草書早已聞名于世,然而他并不滿足于已經取得的成就,而是勇于探索,最終創造出“亂書”震驚世界,以傳統草書為根基創造的“亂書”,開辟了書法審美當中除王書俊秀美和顏書古拙美之外的混沌美,為書法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
這些書家的草書早已為人熟知,今天向大家介紹一位不以草書著名的當今書家,他以對筆法獨特的認知,賦予了草書雍容典雅的神韻。他就是崔寒柏先生。
崔寒柏先生以個性鮮明的楷書見長,但是他的草書亦別具神韻,在當今崇尚夸張、狂放、奇異、縱情、的草書風格的大環境下,崔寒柏先生雍容、典雅的草書獨樹一幟,成為當今書壇的一道獨特風景。
崔寒柏先生書法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沒有太多刻意的雕飾,他摒棄了當今書壇很多主流的藝術構思,比如常見的枯墨、漲墨,結字的奇肆、勁險等等裝飾性構思,崇尚自然樸實,但不失瀟灑雅致。
崔寒柏先生書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他對筆法的運用,他的用筆嫻熟靈動,如行云流水,氣勢連貫,節奏明快,看他的書寫演示給人非常愉悅的暢快感。
這都得益于他對筆法的獨特理解,崔寒柏先生認為筆法為書寫流暢服務,而不是為筆畫形態服務,筆畫形態是正確使用筆法自然形成的,一味的關注筆畫形態的書寫只能是描畫繪。
所以崔寒柏先生的書法作品往往體現出一些異趣,這就是完全自然書寫的結果,印證了“筆軟則奇怪生焉”的古論。
出于對筆法的獨特理解,崔寒柏先生在學書中更強調筆法的訓練,而不主張精準臨摹,他認為只要筆法正確,結果是否與范本絲毫不差并無所謂。
這種臨帖理念非常務實且高效,當今很多人學書都困于形似的泥潭難以自拔,忽視了筆法的根本功能,最終陷入描繪畫的誤區。
崔寒柏先生的筆法和臨帖論,糾正了當今一些錯誤的觀念,也為當今學書者指明了一條正確的方向,必將影響書法發展的未來。
得益于正確筆法的使用,崔寒柏先生的草書呈現出與眾不同的面貌,他以內在的韻致美克制了當今流行的視覺表象感受,展現出耐人尋味的非凡的獨特的藝術表現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