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國 通訊員 覃寧波
5月16日清晨,薄霧在山間流淌,大地罩上了一層朦朧的“白紗”,一輪紅日從對面的山尖緩緩升起。重慶綦江郭扶鎮三塘村搖兒石,等候多時的游客,紛紛舉起相機、手機,記錄下美麗的云海景色。
游客在重慶綦江區郭扶鎮三塘村搖兒石拍照打卡。肖七妹 攝
“以前就是荒坡坡,從來沒想到會有游客來。”郭扶鎮三塘村黨總支書記、主任鄧世全坦言。
搖兒石成為集體打卡“新寵”,事情的轉機就在2022年。郭扶鎮啟動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對三塘村搖兒石至同心村沿線開展生態修復。“整理森林,平整土地,修建步道,安裝休閑桌椅。”郭扶鎮村鎮建設服務中心干部龍書奇介紹,一系列組合拳提檔升級生態空間,形成生態價值。
一組數據顯示,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郭扶鎮生態修復1320畝,恢復耕地350畝,新增建設用地13.6畝,年旅游人次突破71萬,旅游收入達4200萬元,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3.7%。
從搖兒石出發,沿著崖邊休閑步道,山風習習、松濤陣陣、鳥鳴聲聲,移步換景,讓人心曠神怡。“沒想到過去不敢去的懸崖邊,現在卻成了人潮涌動的風景帶。”鄧世全說。
整出一路好風景,帶來發展新機遇。2022年,重慶市鄉村旅游協會副會長陳珂在搖兒石旁邊租用群眾的房屋,提檔升級成“可留山居”民宿。2023年,十里懸崖露營基地開門迎客,一“帳”難求。
數據最有說服力。近三年,三塘村每年接待游客超1萬人次,集體經濟收入增加到174.47萬元,群眾人均收入提升到1.82萬元。
在同心村崗上村民小組,水泥路升級為瀝青路,道路兩旁栽種了花草,映襯著一棟棟明亮的民居。“政府提供建材,群眾自行投工改善環境。”龍書奇說,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善。
“以前這里是殘垣斷壁、垃圾場,夏天路過都要捂著鼻子繞著走。”同心村支書趙元金指著名叫“故事匯”的地方說,通過土地綜合整治,清除垃圾,補種綠植,安裝座椅,這里成為了群眾休閑拉家常、民意收集、調解矛盾、決策協商的好去處。
村民鐘秀成深有體會,自家的磚瓦房統一刷漆后,不僅美觀,還能防水。“屋前同心湖修了步道,還安裝了路燈,晚飯后去散步,安逸得很。”鐘秀成喜于言表。
改善后的民居和同心湖相映成趣。陳星宇 攝
打掃房間、準備食材、修整環境......近段時間,郭扶鎮高廟村藍天農家樂的老板賀應列開始忙碌起來。“12個房間,只有1個房間沒訂了。”賀應列開心地說。
高廟村地處北緯29°,海拔1000~1200米,森林覆蓋率達60%,夏季平均氣溫比重慶中心城區低10℃左右。2010年統一規劃發展了高廟農家樂風情主題街,大力發展避暑休閑游。截止2024年底,以風情主題街為核心,周邊已累計發展了144家農家樂,年接待游客超35萬人次,增收1750萬元。
如今,升級后的高廟農家樂風情主題街,花草環繞,綠樹成蔭,整條街道裝點得如詩如畫,隨處可見游客樂享清涼。
游客齊聚高廟文化廣場品嘗僚人宴。陳星宇 攝
“我們將系統思考,突出規劃引領,依托生態基底,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整治各種生態要素和基礎設施,實現區域土地保護利用效益最大化,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助力群眾增收致富。”郭扶鎮黨委書記易啟義說。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