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著手機的手在發抖,銀行短信界面刺眼的"余額:0.00"仿佛在嘲笑我。屏幕上跳出父親發來的語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你媽住院要交押金,明天轉五萬過來。"窗外的雨噼里啪啦砸在玻璃上,我盯著墻角漏雨的痕跡,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個雨夜——同樣是這樣的暴雨,我發著高燒蜷縮在閣樓里,聽著樓下弟弟的哭鬧聲,父親背著他連夜去了醫院,卻對虛弱的我說:"女孩子家,忍一忍就過去了。"
拆遷款到賬那天,我特意請了假,滿心期待能和家人坐下來好好商量。推開家門時,客廳里彌漫著酒氣,父親和兩個哥哥舉著酒杯碰得震天響,茶幾上擺著紅彤彤的房產證。"小妹來啦!"二哥醉醺醺地指了指角落的塑料凳,"坐那兒吧,我們正說家里添新車的事呢。"
我攥著衣角,喉嚨發緊:"爸,拆遷款......"
"拆遷款?"父親的酒意瞬間清醒,把房產證重重拍在桌上,"你一個嫁出去的丫頭,提什么錢?這些年供你讀書容易嗎?"他額頭上的青筋突突直跳,像極了我高考失利那天,指著我鼻子罵"賠錢貨"的模樣。大哥接過話茬,嘴里還嚼著花生米:"爸媽養你到二十多歲,現在該你回報了。"
那324萬拆遷款,就這樣在他們的談笑間與我毫無關系。我望著墻上泛黃的全家福,照片里七歲的我站在最邊上,笑得小心翼翼。記憶如潮水涌來——初中時,哥哥們都有新書包,我用的是鄰居送的舊帆布包;大學學費,父親讓我申請助學貸款,卻給弟弟全款買了名牌電腦;結婚時,婆家給的彩禮全被父親扣下,說是"給兒子攢首付"。
母親生病的消息來得突然。當我趕到醫院時,病房里只有嫂子在嗑瓜子。"可算來了,"她斜睨著我,"趕緊去繳費,住院費還差十萬。"父親坐在病床邊,見我來了,立刻抹起眼淚:"你媽這病拖不得,你是當女兒的,總不能眼睜睜看著......"
"當年分拆遷款的時候,怎么沒想到我是女兒?"我聽見自己沙啞的聲音,"從小到大,好吃的、好穿的都是哥哥們的,我連件新衣服都要等他們穿舊了才輪得到。現在要花錢了,就想起我這個女兒了?"
父親的臉漲得通紅,抄起床頭柜上的水杯就砸過來:"反了你!白養你這么多年,一點孝心都沒有!"滾燙的熱水濺在我手背上,火辣辣的疼比不上心里的寒意。母親在病床上虛弱地呻吟,卻始終沒有看我一眼。
深夜的街頭,路燈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長。手機在包里不停震動,家族群里炸開了鍋。二哥發語音罵我"忘恩負義",堂姐說我"不孝順",就連多年不聯系的遠房親戚都來勸我"別跟父母計較"。父親發來最后通牒:"明天再不打錢,就當沒你這個女兒!"
淚水模糊了視線,我想起結婚那天,父親把彩禮錢塞進哥哥口袋時,對我說的那句"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原來在他們心里,我從來都不是家人,只是個隨時可以榨取價值的工具。這些年,我拼命工作、省吃儉用,給家里寄錢比給自己花的還多,以為這樣就能換來父母的認可。現在才明白,有些偏心是刻在骨子里的,再多的付出都填不滿他們的私心。
回到出租屋,翻出壓在箱底的相冊。小學畢業照上,我站在隊伍最邊緣,胸前的紅領巾洗得發白;初中運動會獲獎證書,被哥哥拿去折了紙飛機;大學錄取通知書,父親連看都沒看就塞進了抽屜。這些年的委屈、不甘、期待,在這一刻徹底爆發。
凌晨三點,我給父親回了條短信:"拆遷款一分不給我,卻要我出錢養老治病,憑什么?從今天起,咱們就當不認識吧。"發送鍵按下的瞬間,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停了,月光灑在地板上,照亮了墻上那張泛黃的全家福——照片里的笑容如此虛假,就像這場被金錢撕碎的親情。
我知道,從此我將背負"不孝女"的罵名,被親戚們指指點點。但比起無止境的索取和忽視,這樣的決裂或許才是解脫。原來親情也會過期,當它沾滿了算計和偏心,就再也回不到最初的模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