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小麥豐收的最后一道防線
防范“干熱風”,專家來支招
眼下,河北省中南部麥田的小麥已進入灌漿期,是粒重形成的關鍵期。5月14日,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發布做好近期小麥“干熱風”防范應對工作提示,提醒種植戶科學防范“干熱風”等氣象災害,千方百計奪取夏糧豐收。
據介紹,“干熱風”是小麥生育后期常發的氣象災害,一旦發生,會造成小麥葉片光合作用降低,加速葉片衰老,進而導致粒重降低、質量下降。
“就像人會中暑一樣,小麥也會‘中暑’。”農技專家介紹,輕度“干熱風”會使小麥千粒重下降1至2克,重度“干熱風”會使小麥千粒重下降3克以上,造成千粒重、容重雙下降。
為有效應對“干熱風”等不利天氣影響,河北省各地立足抗災奪豐收,加強與氣象部門溝通會商,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密調度雨情、墑情、災情,科學研判災害發生風險,及時發布“干熱風”預警信息,落實落細應對措施,同時防止“旱澇急轉”出現“爛場雨”災害,奮力奪取夏糧豐收。
在防范措施方面,科學澆水是降低風險的重要手段。農技專家建議,對土壤墑情差的麥田,小麥灌漿初期澆水,滿足小麥灌溉生長對水分的需求,同時增加土壤濕度,改善田間小氣候,預防“干熱風”危害。澆水應選擇無風天氣,避免大水漫灌,防范倒伏。“干熱風”來臨前,利用噴灌或微噴灌等設施適量噴水,增加田間濕度,降低冠層溫度。
農技專家建議,要抓住時機開展第二遍小麥“一噴三防”作業,提高灌漿速率,增加灌漿強度,延長灌漿時間。各地要因地制宜,科學噴施磷酸二氫鉀等高效葉面肥,加強無人機和大型噴施機械協同作業服務,有效保證“一噴三防”任務完成。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北省將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下沉一線,查苗情、查墑情,制定技術方案,組織開展線上線下培訓指導,進村入戶為農戶提供服務。充分發揮社會化服務組織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用,示范帶動小農戶科學抗災,守好小麥豐收的最后一道防線。(記者郝東偉 見習記者李靖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