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18日報道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5月18日報道,島內核三廠17日深夜解聯,臺灣進入所謂“非核家園”,也就是18日夜間開始就要迎接“火力全開”時代。剔除發電量曾占比達16%的核能,未來島內夜間95%以上發電都將是大量排出二氧化碳、PM2.5等空氣污染的“臟電”。民眾呼吁當局趕緊思考讓核電廠延役,救救地球與民眾。
報道稱,核三廠2號機17日下午1時開始逐步降載,于深夜12時左右進入安全停機狀態。但是所謂“非核”之后,除了要面對穩定電力變少,還有電力排碳居高不下的壓力。據統計,2025年第一季度,島內燃氣發電占比46%、燃煤34%,加上少許燃油,火力發電占島內發電量超過八成,核電則是3.4%,可再生能源僅14.6%。
據報道,到了夜間,島內火力發電更拉高到九成以上。以5月17日晚來說,當時儲能(抽蓄水力發電)占4.1%、太陽光電為0、風力只有0.13%,加上少數水力,等于綠電加儲能發電僅約6%,如加上核能,不足一成屬低碳電力。
報道稱,可是18日起,這僅存3%的核能也不見了,低碳發電掉到僅剩6%,其余都會是“臟電”,也就是民眾戲稱的“用肺發電”。氣候組織呼吁當局,為了不要“火力全開”,救救地球與民眾,應趕緊思考核能延役,如果有決心,一年即能重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