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最怕的不是塌房,是塌房塌到體制內。原本只是天價耳環、星二代炫富的輕松八卦,結果一層層扒下來,居然扒出了“7億災后重建工程”、“公務員違規辦公司”、“支付寶注銷跑路”等一串讓人沉默的關鍵字。
事情的主角,不是別人,正是黃楊鈿甜的爸爸——楊偉。一個名字聽起來可能會被中學生在廁所里嘲笑,但他手上握過的資源、做過的項目,分量卻重得可以寫進審計報告。
【從招商局到“招商主”】
楊偉一開始發微博聲明,言之鑿鑿:“我2015年才到投資促進局,沒碰災后重建,網傳全是誤會,是同名同姓,別搞錯了。”
網友一看:行,你說名字能重復,咱們看看電話號碼。
嗯,好巧不巧,7億震后重建項目的對接人,叫楊偉,電話是15892692288。
再查一下這手機號:
2014年深圳注冊公司用的是它;
2020年注冊生物科技公司還是它;
支付寶實名綁定的也是它,頭像正是楊偉一家三口。
就這也能是“同名同姓”?那得是“同命同福同電信套餐”了。
【公務員+法人代表=雙重身份?】
法律規定公務員不得經商辦企業,但根據工商資料,這位楊爸爸2014年就成立了深圳公司,而那時候他還在體制內拿編制吃財政飯呢。這下尷尬了,臉疼不疼不知道,法可能要先疼。
更妙的是,眼看輿論炸鍋,他居然火速注銷了支付寶賬號,生怕頭像里的“家庭和睦”被網友當證據錘爆。但我們都知道,互聯網是有記憶的,網友是有截圖的。
【小耳環,大疑云】
這一切的導火索,說來也挺諷刺:一個疑似230萬的耳環,竟成了網友們深挖地震重建善款流向的契機。人們憤怒的不是耳環的價格,而是對比——“地震死者撫恤金5000元,她耳上一只掛件卻標價百萬。”這不是消費主義的問題,這是情緒積壓的出口。
大家不是獵奇“星二代”,而是終于抓住了一根能拔出蘿卜帶出泥的線頭。四川人、雅安人、所有曾為地震捐款的善良群眾,都希望能順藤摸瓜,問一句這些年那幾億善款到底流向了哪里。
【真相不怕等,就怕沒人查】
楊爸爸為什么要說謊?如果他說的是實情,為何號碼一樣、公司一致、圖像吻合?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他女兒是不是炫富的問題,而是“是否公私不分”、“是否職務違法”、“是否隱瞞資金去向”。
每一個拒絕被糊弄的網友,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做一個基本的公共監督者。而我們等待的,是雅安市的回應,是有關部門的徹查,是一次真正讓人信服的真相公之于眾。
在這個全民吃瓜的時代,也許最動人的,不是故事,而是結局——愿這一次,“一串手機號”真的能打開一扇查賬的大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