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巴西總統帶著誠意來到北京,邀請中國修建橫穿南美洲的兩洋鐵路計劃時,錢凱港這座將改變整個南美洲命運的支點,再度引起了廣泛關注,那么,錢凱港和兩洋鐵路戰略價值究竟體現在哪里?未來又將如何改變全球貿易版圖?
錢凱港與兩洋鐵路計劃的聯動效應
錢凱港位于秘魯海岸線中部,西側面向太平洋,東側背靠南美洲腹地,地處秘魯首都利馬以北大約78公里的錢凱灣內,該港是秘魯以及拉丁美洲的樞紐港和太平洋門戶港,與太平洋西海岸的中國上海港可形成東西呼應的航線網絡。
在錢凱港建設之前,由于南美洲西海岸缺乏大型深水良港,因此長期需要從墨西哥、巴拿馬等港口中轉分裝,然后才能抵達秘魯等國家,要想抵達南美東海岸,或大宗貨物出口至中國,更是高度依賴巴拿馬運河,為改變這一困境,秘魯決定修建一座可停靠大型集裝箱的現代化港口,于是2019年,秘魯將港口升級改造項目交給了中國,中遠海運出資2.25億美元收購錢凱港60%的股權,2021年錢凱港開工,同時中遠海運還獲得了港口30年獨家經營權。經過三年建設,港口在2024年11月正式開港,一期工程包括4個碼頭泊位,最大水深能夠達到17.8米,可停靠18000標準箱的超大型集裝箱船,近期可實現年100萬標準箱的吞吐能力,遠期則能夠達到150萬標準箱,以及600萬噸件雜貨和16萬輛車輛。
開港后,從南美洲出口至亞洲市場的貨物,運輸時間從原來的35天縮減至23天,極大降低了物流成本,錢凱港也因此成為南美西海岸唯一一個具備全自動作業能力的深水港,并且通過泛美公路,還可輻射智利、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巴西等國家,使其成為南美資源迅速進入中國市場的“快車道”。
日本媒體曾表示,錢凱港將改變南美貿易形態。當然僅憑錢凱港,并不足以帶動整個拉美崛起,規劃中的“兩洋鐵路”,更是將成為真正連接拉美的紐帶,這條兩洋鐵路連接錢凱港和巴西伊列烏斯港,全長約5000公里,橫穿南美洲連通太平洋和大西洋,這條鐵路將串聯巴西的鐵礦、秘魯銅礦、玻利維亞鋰礦等核心資源區,幫助南美國家真正擺脫對巴拿馬運河的依賴。
錢凱港-撬動全球貿易版圖的關鍵錨點
錢凱港在得到兩洋鐵路加持后,可在拉美地區形成“陸海聯運閉環”,成為真正改寫全球物流版圖的黃金通道。
首先便是繞開巴拿馬運河,該運河是美國人在1914年修建而成,縱貫巴拿馬地峽,長約81.30千米,是連接兩大洋最短最便捷的通道,自開通以來成功解決了美洲貿易需要繞行最南端合恩角的困境,但這條運河不僅因全球貿易量增加出現擁堵現象,更因美國的戰略決策變化,導致這一地區的地緣局勢變得更加復雜,自去年底以來,美國總統多次威脅要“收回”巴拿馬運河,在美國的施壓下,巴拿馬更是宣布退出“一帶一路”,加上此前的李嘉誠出售港口事件,使得這條運河的未來充滿更多不確定性。
中國與巴西、智利、秘魯、阿根廷等拉美國家互為重要的貿易伙伴,中拉優勢互補,借中國市場,拉美可真正實現經濟騰飛,同時拉美可成為我國突破西方圍堵的“戰略回旋空間”。
在此背景下,中拉要想進一步深化貿易,建立穩定安全的合作機制,就需要繞開巴拿馬運河,而錢凱港便是打破這一困境的關鍵契機。
錢凱港不僅開啟了繞開巴拿馬運河的新航道,也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基建開拓拉美市場,中資企業在錢凱港深耕多年,未來也將成為兩洋鐵路以及更多南美基建項目的合作范本,同時,通過港口等基建合作,以人民幣直接結算,還可對沖美元的影響,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未來,錢凱港+兩洋鐵路,將開創一種以陸海聯動為核心、技術標準為紐帶、資源整合為驅動的新型國際物流與經濟合作范式,將拉美資源稟賦與亞洲廣闊市場深度綁定,未來中拉合作將成為21 世紀國際秩序重塑的關鍵變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