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風里攜著草木的芬芳,也藏著最溫暖的人間情長。5月18日是第三十五次全國助殘日,為弘揚扶殘助殘的社會風尚,激發特教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力量,5月16日上午,壽縣慶祝第三十五次全國助殘日活動在壽縣特殊教育學校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壽縣殘疾人聯合會、壽縣教育體育局聯合主辦,壽縣特殊教育學校承辦。縣委常委、副縣長房鯤鵬、縣政府副縣長王素苗,縣殘聯、教體局、民政局、婦聯、團縣委、壽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等單位負責人,愛心企業代表、特教師生和家長齊聚一堂,用歌聲、笑容與擁抱編織成一張愛的網絡,為特教兒童點亮希望之光。
以筆為諾:在簽名墻上鐫刻愛的承諾。活動伊始,悠揚的公益歌曲《感恩的心》在校園回蕩,歌詞中的旋律,仿佛化作春風,拂過每個人的心田。縣委常委、副縣長房鯤鵬,縣政府副縣長王素苗等領導與愛心單位和企業代表走向簽名墻,鄭重寫下自己的名字。筆尖劃過紙面的沙沙聲,似是對特殊兒童的承諾,這是最珍貴的勛章,恍若為特殊兒童撐起永不落幕的晴空。
以聲為橋:在致辭中傳遞關懷的溫度。活動在壽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李曉梅的主持下正式拉開帷幕,她代表全校師生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表達誠摯謝意。縣委常委、副縣長房鯤鵬發表致辭。他指出,壽縣始終把殘疾人事業和特殊教育擺在民生工作的重要位置。特殊教育是教育公平的重要體現,每一個孩子都應享有平等發展的機會。他高度贊揚學生自強精神,呼吁全社會凝聚愛心,為特殊兒童營造更包容的成長環境,堅信在多方關愛的浸潤下,特教事業定能蓬勃發展,讓每個孩子擁抱充滿希望的光明未來。
以愛為禮:在捐贈中撒播希望的種子。 在熱烈的掌聲中,愛心捐贈儀式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多家愛心單位和企業慷慨解囊,捐贈物資和善款,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捐贈方代表表示,希望通過點滴善舉,幫助特殊兒童擁有更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這些物資和善款,不僅為孩子們送去了溫暖,更傳遞了社會各界對殘障兒童的關愛與支持。在愛意蔓延之日,他們將愛凝結成雨露去滋潤每一顆小小種子,讓殘疾兒童在愛中茁壯成長,懷揣勇氣與夢想,奔赴美好未來。
以心為聲:在發言中訴說教育的堅守。壽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代表魏迎雪發言。她表示,作為特教教師,我們深知肩上的責任重大。我們將以此次捐贈為契機,繼續秉持“用愛育人,以心護苗”的教育理念,將這份關愛轉化為工作的動力,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創新教學方法,陪伴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在生活的實踐中成長,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發掘潛能,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
以舞為語:在舞臺上綻放生命的華彩。學生文藝表演成為活動亮點。壽縣特教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共同表演的舞蹈《向快樂出發》和《讓愛傳出去》,使觀眾深刻感受到了這份家校同心、愛意流淌的動人篇章。師生們用精彩紛呈的演出,淋漓盡致地展現特殊群體“雖有缺憾卻依然閃耀”的生命張力,生動詮釋“融合共享,綻放生命”的意義。當全體師生用手語表演舞蹈《聽我說謝謝你》,以最真摯的姿態向所有關心支持特殊教育事業的縣領導、捐贈單位和企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時,全場觀眾都不約而同起身參與互動。盡管動作不夠完美,聲音略顯稚嫩,但他們用真誠與努力贏得了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詮釋了生命的頑強與美好。壽縣第一實驗小學的孩子們也帶來了精彩的節目,展現了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以夢為帆:在講話中凝聚前行的力量。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素苗總結講話。她表示,今年的助殘日主題是“弘揚自強與助殘精神,凝聚團結奮進力量”。深刻詮釋了全社會對殘疾人群體平等、融合、發展的共同期盼。近年來,政策保障持續加強,全面落實《殘疾人教育條例》,將特殊教育經費納入財政優先保障,推動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段免費教育全覆蓋。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社會合力顯著增強。借此機會,她也提出三點希望:以“特教普惠”托舉夢想、以“多方協同”傳遞溫暖、以“自強精神”點亮人生。
匯集合力,凝聚大愛。此次全國助殘日活動在愛與感動中圓滿落幕。社會各界的傾心參與,讓壽縣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沐浴在陽光下,這份溫暖將持續滋養他們的成長之路。特殊教育從來不是單方面的付出,而是一場生命的相互照亮。而此刻,這片被愛浸潤的土地上,無數顆星星正在悄然蘇醒,等待著與世界溫柔相擁。
▌來源:壽縣特殊教育學校
▌視頻:夢壽州影像
▌編輯:龍震琳
▌審核:小紅花
▌抖音號:@shouxianren20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